【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张有隽 徐杰舜]人类学与瑶族研究
——广西民族学院张有隽教授访谈录
  作者:张有隽 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02 | 点击数:23335
 

 

张有隽教授

  徐:张老师您是我的师兄,1961年我进中南民族学院我们就认识了,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的老师岺家梧先生早在30年代就已出名。四十多年来,我觉得他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师兄您对岺先生的接触要比我早三年,您能否对岺先生的人品、治学态度及方法谈谈您的感想和体会?

张:岺家梧老师是个学问功底很深的老师。我上大学时是1959年,当时他戴着右派帽子,在学院的农场劳动改造,大概一年后,也就是1961年他才回来上课。他给我们讲《原始社会史》。岺老师是学人类学出身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只能讲《原始社会史》,他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他的课讲得很好,讲课不看教材,不看讲稿,对自己研究的东西烂熟于心,而且许多东西都是他自己调查得来的,讲课时有观点有事实有材料,娓娓道来。比如,他亲自去调查过海南岛彝族的合亩制度,早年在日本留学时他已出版了三本书,是他深入研究的结果,都融进了他讲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那三本书是他最基本的著作,现在也没有人能超过那三本书。
张:老师当时不能公开讲人类学或者是民族学的课,只能讲原始文化,但是他讲课里面有民族学的内容、观点与方法,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子很有启发。因为当时他受迫害,讲课声音不高,但对学生很关爱,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求上进。他说他家里是比较清寒的,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在广州读书是靠他的叔叔帮他交学费,另外又写文章攒点稿费,这样过日子,所以他笔头很好,并养成勤奋刻苦的习惯。后来也是得到资助他才去日本读书学习和研究人类学。很可惜,如果不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把人类学打入冷宫,他能够公开给我们讲人类学,我们应当会得到更多的教益。1937年他出版了《图腾艺术史》,“文革”初他受迫害死了以后,80年代他夫人冯来仪老师帮他整理论文出版了《西南民族研究》。抗战时他主要在贵州搞研究,研究的就是瑶族,还有的就是在四川讲课。当时在南方、在整个人类学界他是很有名气的。
徐:岑老师是最早出成就的一个人类学学者。
张: 1966年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我记得他当时是55岁,如果活着现在也是90多岁了。
徐:他与费老应该是差不多大的。
张:是呀。太可惜了,如果他能够活下来,对中南民族学院,对中国南方的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应当说是一面旗帜。
徐:岺教授的治学方法让我们受益非常大。所谓南方学派的特点就是把人类学理论和民族史结合起来,容观瓊老师也支持他的观点。我1961年进校,就听他的《原始社会史》,我当时年纪很小,才17岁,觉得他讲的《原始社会史》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非常明亮的人类学窗口,把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过的婚姻、家庭等,用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家庭观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理论来分析,让你觉得婚姻家庭这个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一个课题。从那时开始,我就觉得岺老师把我带上了人类学这条路上来了。
张:那时中南民院还有刘孝瑜老师、容观瓊老师,都是人类学出身,记得刘老师讲蒙古史,容老师讲四川彝族奴隶制度。他们讲专题,各有所长,讲自己所研究的内容,挺不错的。他们都是南方这一派的人类学家。
徐:现在来看,岺老师的门下在从事民族研究的,而且坚持到现在的就是您和我了,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做人类学了。所以张老师有一点我对您是非常敬佩的,就是您比较早地受到人类学的训练和影响,很早就把人类学引到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来。我想请张老师谈谈另一个问题:张老师您是一个瑶族身份出身的学者,出来读书也比较早,我想请您现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简历。
张:1959年进大学,19637月毕业,8月分配到广西通志馆,跟我一起的还有莫家仁,我们是大学同班同学,在通志馆干了几年,搞地方史调查,曾经参加过梧州的历史普查。当时我主要是调查经济,因为梧州是广西的一个商埠、港口,梧州的经济在广西是举足轻重的,很多工业都在那里,火柴厂、制革厂、皮箱厂等等,我参与经济调查。在那里搞了一个多月,受益匪浅。
徐:现在搞经济人类学是不是有点基础在那里啊。
张:也可以这样说,对我现在搞经济还是有影响的。但那时很可惜,没搞几年学问“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我被下放了。因为通志馆被撤销了。我下放到马山去当中学老师。我是学历史的但不给我上历史课,那时说历史不重要,让我上语文课,道理就是文史兼通,学历史照样可以上语文课。不过我的语文课也上得挺不错。那时我所在的马山县古零中学,是南宁地区教育革命点,青海、海南、南宁、广西其他地方的人都去参观。参观要搞试验课,我上过几次试验课,还是挺受欢迎的。1978年调回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
徐:那时韦章平老院长还在位。
张:他很关心我们,经常到我们研究室去讨论工作怎么开展。197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搞大庆。我们研究室分工,一部分搞展览,筹备成立民族展览室,由姚舜安教授组织;另一部分就是撰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民族政策,介绍广西的少数民族;还有的就是编写壮族历史人物传。我参与壮族历史人物传的撰写、统稿,这事完成之后就编写教材《民族理论与政策》,学校说这是重头课,全院要开。到1983年,我被任命为民族研究室主任。研究室开始的负责人是姚舜安,后来是陈衣,陈衣是科研处副处长,苏茵处长调走以后他就是处长兼民族研究室主任,他退休后就是我来做。我做主任后,1984年就把民族研究室升为民族研究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徐新建 徐杰舜]走向人类学
下一条: ·[乔健 徐杰舜]漂泊中的永恒与永恒的漂泊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