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1)预备通知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学文库
研究论文
·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
[徐仕佳]琉球王府的时间想象:以祭祀仪式择日为例
·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
[张志刚]深描“中国本土信仰仪轨传统的文化底蕴”
·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更多>>>>
专著题录
·
[美]布鲁范德:《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
·
[日]菅丰:《河川的归属——人与环境的民俗学》
·
陈泳超:《白茆山歌的现代传承史:以“革命”为标杆》
·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
[美]布鲁范德:《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更多>>>>
田野报告
·
[陈华泽]满族春祭的新形态 ——以沈阳市静安村祭神祭天典礼为例
·
[李向振]冀南涉县娲皇宫庙会香社组织的田野考察
·
[冯姝婷]走近地笋苗寨歌鼟歌师
·
[毛巧晖]北运河的民俗印迹
·
[叶涛]作为传统信仰文化载体的祇园祭
更多>>>>
访谈·笔谈·座谈
·
[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
[廖明君]跨学科研究的行与思
·
刘魁立 等:非遗老手艺,如何化为脱贫新动力
·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
古道尔、阿祖莱:“对自然的侵害正在加剧健康危机”
更多>>>>
学者评介
·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
钟少华学术成果提要
·
[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
·
缅怀 | 叶大兵先生生平
·
[叶涛]叶大兵先生唁函
更多>>>>
书评文萃
·
[郭海红]共有资源视角下的环境民俗学研究
·
[刘晓峰]我的三个学术立场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著后感言
·
很久很久以前,《格林童话》想说的是什么?
·
[周星]“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
·
周星:能够有尊严地上厕所的社会才是文明的社会
更多>>>>
译著译文
·
[波丘斯]回归技术:民俗艺术的诠释维度
·
[丹·本-阿默思]传统的七股力量: 论传统在美国民俗学中的多重意义
·
[丹·本-阿默思]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
[沃尔夫冈·卡舒巴]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
·
[戴安·泰]食物与性别:食谱中的个人生命故事
更多>>>>
民俗影像
·
[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
·
[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
[林海聪]妙峰山庙会的视觉表达
·
[刘天旭]浅论影视与民俗文化传播
·
[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
更多>>>>
平行学科
·
[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
·
[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
[周大鸣]三十而立——中国都市人类学的发展与展望
更多>>>>
民俗学刊物
·
《艺术与民俗》约稿函
·
《文化遗产》稿约
·
《民族文学研究》:刊物简介
·
《民族文学研究》:新刊浏览
·
《中原文化研究》稿约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更多>>>>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
2010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
民间信仰研究论文索引
·
2009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
2008年国内期刊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目录
·
魏忠:《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科文献目录索引汇编》
更多>>>>
研究综述
·
[李扬 陆慧玲]近年西方学界南方民间文学研究举隅
·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
[谭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
·
[毛巧晖]2018年民俗学研究动态一览
·
[李皓 孙正国]聚焦前沿 双向互动——学术期刊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讨会综述
更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学会理事
┃
会费缴纳
┃
2020年会专区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电话:(010)65513620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