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陈连山]端午节:“五彩”缤纷的仲夏之梦
——从辟邪除瘟到纪念屈原的历史演变轨迹
  作者:陈连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28 | 点击数:58786
 

  六、端午节的辟邪装饰物

  人类节日文化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其中最直观的方面是特定的节日装饰品,包括环境装饰和人类衣饰。它们传达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古代端午节作为一个处于“恶月”的节日,其节日装饰的特点在于辟邪。

  (一)艾蒿和菖蒲

  艾蒿、菖蒲都有药性,古人用来治病,也用来辟邪,有所谓“戴艾叶疗一切鬼气”的说法。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即所谓“艾旗、蒲剑”、“艾虎、蒲龙”,所以本节将它们放在一起介绍。

  1、艾人、艾虎、艾旗用艾蒿制成的端午饰品有艾人、艾虎、艾旗等等。晋代已经开始把艾蒿挂在门上。南北朝时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踏百草游玩时,还有“斗百草”游戏。古代斗草有不同形式,有的是比赛谁采到的药材最好,有的是比赛谁知道的草名多,有的是比赛各自所采草茎的柔韧性,各用草茎互相拉扯,断者为负。斗百草是采集百药活动派生出来的游戏民俗,为这个节日增加了欢乐气氛。至于采来的艾蒿则做成人的形状(大概是捆扎出一个人的模样)挂在门上。这就是后来长期流行的挂“艾人”的习俗。宋代盛行道教,普通的艾人就具体化为用艾蒿制作的道教张天师。南宋的《梦粱录》记录当时习俗:“以艾与百草缚成(张)天师,悬于门额,或悬虎头。”这里的艾草张天师就是古代的艾人,后边的“虎头”就是所谓艾虎。还有用泥塑造张天师像的情况,例如《岁时杂记》记载:“端午又作泥塑张天师,以艾为须,以蒜为拳,置于门上。”好象艾人还不够有力,人们又造出艾虎挂在门上,或戴在头上来抵挡邪气,正如王沂公《端五帖子》诗所说:“钗头艾虎避群邪”。为什么如此看中老虎?因为古人认为老虎能够吃鬼,鬼都害怕老虎(见王充《论衡》)。因此,艾虎的驱鬼辟邪能力比单独的艾更上一层楼!《岁时杂记》关于宋代制作艾虎的两种方法是:“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因为是戴在妇女头上,所以非常小,最小只有黑豆那么大。女工之细可见一斑!明清时代用艾十分普遍。门上插艾,身上佩带艾人、艾虎的习俗遍及全国。比如安徽寿春妇女就把艾虎插在鬓发之上。当时大城市里常用布料缝制艾虎。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里说,每到端阳节,北京城里那些心灵手巧的女子就用绫罗制成小老虎、粽子、葫芦、樱桃、桑葚之类,并用彩线穿在一起,挂在自己的钗上,或系在小孩子的后背。当时的南京人除了喝菖蒲酒、做艾人之外,也剪绒为虎,插在妇女鬓发之上。或者用线网做成老虎背在孩子背上。使用艾蒿做装饰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代。黄石考察民国时期河北中部地区端午习俗,门上插艾、男女头上都戴艾。男人戴在耳边,女人戴在发髻。目前,全国还有很多地方程度不同地保留着端午用艾的习俗。

  2、蒲人、蒲剑、蒲鞋用菖蒲制成的饰品有蒲人、蒲剑、蒲鞋等等。宋代以后,常常用菖蒲刻成人的形状来辟邪,这就是蒲人。明代沿袭这种习俗。高廉《遵生八牋》记录明人习俗云:“端午日以菖蒲根刻作小人,或葫芦形,佩以辟邪。”明清时代,北京城流行端午节穿蒲鞋。蒲鞋,就是用菖蒲叶编织的鞋。根据朱彝尊《日下旧闻》所记:“京城端午,贵贱人等必买新蒲鞋,穿之过节,岁以为常。”蒲鞋,现在可能失传了。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端午专用鞋只有幼儿穿用的老虎鞋。菖蒲的叶子又直又尖,形状类似宝剑,所以,名为蒲剑。随着历史发展,最初只在门上挂艾蒿的习俗,慢慢发展为同时悬挂菖蒲和艾叶。并合称为“蒲剑、艾旗”。清人范寅《越谚》中有“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的对联,就是赞美蒲剑、艾旗的。明清时代,杭州、北京流行买些菖蒲、艾蒿,还有石榴、葵花等种在院子里。目前,北京、西安、南京、宁波、武汉、广州、太原、昆明等地都还有一些人家在门上同时插艾蒿和菖蒲。有些地区则只插艾蒿,比如天津。不仅民间有使用艾蒿、菖蒲的习俗,宫廷也有此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代每逢端午节宫廷匠人用菖蒲雕刻张天师像,四周用染成五色的菖蒲叶子加以装饰。还用扇子、艾虎等赏赐大臣。《酌中志略》记载明代宫廷习俗云:“五月初一日起,至初五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褂子蟒衣。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五毒故事,如年画之门神焉。一月方撤佩带艾叶……”当时,也有用艾虎赏赐大臣的礼仪。《大明会典》记载:“端午节文武百官俱赐扇,并五彩寿丝缕。若大臣、经筵官,或别赐扇及彩绦、艾虎诸物,各以品级为等。”清代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于1732年画《午瑞图》,画面上青瓷花瓶中插菖蒲、艾草和盛开的石榴花、蜀葵花。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由此可见,端午节习俗在宋、明、清三代的宫廷和民众之中普遍流传,端午是全民族共同的节日。

  (二)五毒符、五毒衣

  1、五毒的含义与功能这里所谓“五毒”,是指人们心目中五种有毒或有害的动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所说的五毒有一些区别。有三种说法比较常见。一说是蝎子、蜈蚣、蛤蟆、蛇和壁虎。另一说则是蝎子、蜈蚣、蛤蟆、蛇和蜘蛛。第三说是老虎、蝎子、蜈蚣、蛤蟆、蛇。民国时期“五日午时钱”背面所刻画的五毒就是这第三种说法。按照科学观点,这些动物似乎不尽有毒。比如壁虎就没有毒性。蛤蟆略有毒性,但毒性不大。但是,在古人心目中,它们都是高度危险的动物。

  而五毒图案的使用目的则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它们的凶恶面目驱逐各种邪气从而保护人。另一种是为了消灭它们,免得它们给人造成伤害。

  2、利用五毒保护人类的五毒符、五毒衣古人为了抵御端午时节的邪气,通常悬挂、张贴神像(如张天师、钟馗),或者各种符咒。把五毒图案用作驱邪方法的时候,五毒图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巫术符咒。其中的原理正是以毒攻毒。五毒模型或图案在宋代已经出现。《岁时杂记》记载,宋代端午节男女把艾蒿(或人工仿制艾蒿)插在头上,并且在艾蒿上再装上“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相……”。这里的五毒不大可能是真实的动物,应该是模型或者图案。明清时代,妇女头戴五毒图案的装饰品广泛流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妇女端午节也有在头上“簪五毒、五瑞花草”的习俗。儿童最容易遭受疾病侵袭,所以,儿童服装上出现五毒图案最多,甚至出现专供儿童穿用的五毒衣。天津旧俗给幼儿穿五毒衣、五毒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疾病,兼防蚊虫叮咬。河南农村过去把五毒绣在兜肚上,给孩子穿。古代的宗教人士利用民间习俗,把五毒图案正式制成“五毒符”赠给施主。清初庞嵦《长安杂兴》诗云:“一粒丹砂九节蒲,金鱼池上酒重沽。天坛道士酬佳节,亲送真人五毒符。”这是道士所为。清代顾禄《吴趋风土录》又记载了尼姑做的五毒符:“尼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一种类似蜈蚣的多足虫)之像,赠檀越(施主)贴门楣寝次,能厌毒虫,谓之‘五毒符’。”道门、佛门都参与到端午民俗活动之中了。商业人士也从民俗中发现商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北京商铺把“五毒符咒”画在黄纸上出售。据说贴在门上,“以避祟恶”,就是辟邪。民国时代南京人用五色纸折叠成方形,剪出或画出五毒形状,贴在门上或床头,用来禳灾。如今民间剪纸作品中五毒图案的用途大多如此。

  3、以消灭五毒为目的的五毒符、五毒饼、五毒菜有时候人们把五毒当作所有害虫的代表,在节日里驱逐或“杀死”它们,以象征驱逐和杀死所有害虫。明代学者吕种玉《言鲭》发现古代山东地区并不在端午节使用五毒符,而是在谷雨日:“……绘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毒蛇)、蜂、蜮(蛤蟆)之状,各画一针刺。刊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画面上用针刺毒虫,当然是为了杀死它们。不过,吕种玉由此推测最早的五毒图案是用在谷雨,而不是端午,他的根据不充分。有可能是当地农民把端午节的五毒移植到谷雨节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北京、南京都有专门的五毒食物——五毒饼、五毒菜等。意思是吃了这些食物,就代表着消灭了五毒,人们由此得到安全。详见下文。

  无论是利用五毒来辟除邪气,还是象征性地消灭五毒,端午节有关五毒的习俗都跟科学没有多少关系。它们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形式,把五月五日装点为一年365天之中最有特色的日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2009-3-22 16:4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连山]端午辟邪的涵义
下一条: ·[孙正国]互动演化:当代端午民俗的文化思考
   相关链接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新艳]从“古胶州八景”之一到“负碳海岛”:灵山岛的再生与发展
·[王晓涛]基于 SWOT 分析的嘉兴市“非遗+ 旅游”融合发展研究·[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