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3年会专区

[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作者:王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13 | 点击数:4716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王京
(北京大学)
摘 要:学科的发展固然可以有整体的引导,但归根结底需要通过学者的学术实践来实现。学术研究当然也可以孤军奋战,但有志趣相投的同道,能够及时交流切磋,还能在代际之间传承和更新,无疑是更加有效的方式。从师承关系、同事关系,到长期的学会、研究会、杂志、短期的项目、会议等,再到个人交往,构成了学科内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但就学问发展而言,学派能够做出特殊贡献。作为学科内更为紧密的知识共同体,学派可以成为学科理念多样化分散化时代凝聚意识、以集体力量内在推动研究深化的有效形态。虽然一般而言学派的认定多来自于外部,但早在外部认定之前学派内就已经有了自发的共同体意识。因此,学派不但可以被认定,也可以主动建设。中国民俗学经过80年代后的重建,90年代中后期重视“语境”的范式转换,进入21世纪后的反思与摸索,到了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主动思考学派问题,提高内外意识,促进多个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以学派助推学科,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民俗学新时代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派;学科;门派;建设;理论意识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娇 柏互玖]明清方志风俗志内容的构成、分布与历史成因
下一条: ·[王静]闽东生育文化中的“身体在场”
   相关链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叶涛]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科发展·[朝戈金]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蒂莫西·坦盖利尼]民俗学显宏镜——计算民俗学面临的挑战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