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
王京
(北京大学)
摘 要:学科的发展固然可以有整体的引导,但归根结底需要通过学者的学术实践来实现。学术研究当然也可以孤军奋战,但有志趣相投的同道,能够及时交流切磋,还能在代际之间传承和更新,无疑是更加有效的方式。从师承关系、同事关系,到长期的学会、研究会、杂志、短期的项目、会议等,再到个人交往,构成了学科内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但就学问发展而言,学派能够做出特殊贡献。作为学科内更为紧密的知识共同体,学派可以成为学科理念多样化分散化时代凝聚意识、以集体力量内在推动研究深化的有效形态。虽然一般而言学派的认定多来自于外部,但早在外部认定之前学派内就已经有了自发的共同体意识。因此,学派不但可以被认定,也可以主动建设。中国民俗学经过80年代后的重建,90年代中后期重视“语境”的范式转换,进入21世纪后的反思与摸索,到了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主动思考学派问题,提高内外意识,促进多个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以学派助推学科,或许能够成为中国民俗学新时代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派;学科;门派;建设;理论意识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