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会员部
会员资格
会籍管理
会员信息
会费缴纳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历届年会
2024年会专区
2023年会专区
2022年两会专区
2021年会专区
2020年会专区
2019年会专区
2018年两会专区
2017年会专区
2016年会专区
2015年会专区
2014年两会专区
2013年会专区
2012年会专区
2011年会专区
2010年两会专区
2009年会专区
2008年会专区
历届代表大会
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专题研讨会
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
嘉兴论坛
昆仑论坛
东岳论坛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温州会议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非遗公约》20周年(2003-2023)
纪念专栏文选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
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2017年暑期学校
2018年暑期学校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纪念专栏文选
·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
[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
[张建军]可持续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从联合国世界蜜蜂日出发
·
[张多]以“大遗产观”推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来自红河哈尼梯田的再在地化实践与中国经验
·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
·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
[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
·
[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
·
[周福岩]非遗传承与社区参与——基于伦理学的视角
·
[朱刚]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新的文明交流框架
·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
[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
[巴莫曲布嫫]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
·
[张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愿景
·
[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
共23条 列出第1到第2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1/2页
转到
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会费缴纳
┃
2024年会专区
┃
移动端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