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敬文民俗学沙龙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知识中的伙伴敬文民俗学沙龙

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作者:杨天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3-23 | 点击数:13183
 

   2023年3月20日,是钟敬文教授诞辰一百二十年纪念日。19日下午,第三十八期敬文民俗学沙龙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数十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期沙龙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张士闪主讲,演讲主题为“礼俗互动与中华文明形态”,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祝鹏程、王尧共同主持。张士闪教授首先从明代重臣尹直《骞斋琐缀录》中一则关于撰写家庙祝文的故事引入,结合马克斯·韦伯与阿尔弗雷德·许茨对“合理性行动”的不同界定,探讨中国人的礼俗观念及“生活政治”运用,如礼俗边界、礼俗关系、礼的规定性与俗的胁迫性等。
  随后,张士闪教授梳理了中国学界较有代表性的礼俗研究,主要包括:民国学者邓子琴对“礼俗学”的倡导,新时期以来刘志琴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礼俗整合现象的观察,彭牧从社会文化谱系层面展开的礼俗分析,刘铁梁与秦鹏飞、宣朝庆等对于礼俗议题的不同向度的拓展,胥志强对现代民俗学问题域的诠释,以及李向振对“礼俗互动”作为中国社会研究范式的可能性论证。最后,张士闪教授借用“一个系统原则上可以由它的边界上的一些自由度完全描述”等全息论观点,认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必然会在具体生活细节和重要话语形式上有着充分表达,并由此提出当代礼俗研究不应忽视的三个重要进径:(1)释放本土语汇的学术张力;(2)在个案中以小见大;(3)在田野中理解元典。
  演讲结束后,在场学者做了进一步讨论。讲座与谈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彭牧提出,要在整体性的文化语境中看中国的礼俗互动,要关注不同空间之中礼俗关系的差异。此外,中国社会研究不能简单置放于西方的学术框架之中,而应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回到本土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祝鹏程强调,礼俗研究有助于建构更具本土性和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岳永逸分享了“礼俗”一词的概念与历史,认为要理清这一概念背后的现代学术规训因素。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宗迪提出了三个问题,分别是礼与现代化的问题、礼与男性话语以及妇女之礼的问题、礼俗社会的问题。最后,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从文明观的宏阔视野,分析中国礼俗一体、西方神俗对立的不同文化观念于社会结构,强调我们应该更具有主体性意识,用本土语汇构建中国民俗学。
  不知不觉中,本次敬文民俗学沙龙已经进行了三个半小时,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意犹未尽,相约以后进行更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对话。
  图文整理:杨天舒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8期活动预告(2023年3月19日下午14:30)
下一条: ·敬文民俗学沙龙:历年活动汇总(2004-2023)
   相关链接
·[邹艳梅]近二十年来礼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刘晨]“墓神”后土的诞生·[何斯琴]日用礼仪类书与礼俗互动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高洁宜]由俗至礼:探析乡村移风易俗中的贺号习俗·[白廷举]仪式实践、礼俗互动与文化认知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