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查德 默瑟 多尔逊(Richard Mercer Dorson)1957年接替史蒂斯 汤普森(Stith Thompson),开始主持印第安纳大学的民俗学项目,直至其去世的24年间,他努力将印第安纳大学的民俗学项目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系,奠定了学科的地位。而且在当时,他就已经先见性地预见了美国民俗学将来可能的学科挑战与危机,并给予了高度重视。尤为重要的是,多尔逊结合自己的历史学背景,对美国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也进行了拓展与丰富,为美国民俗学的未来指出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多尔逊;美国民俗学;学科建设
多尔逊1916年3月12日出生于纽约,其父是东欧移民的儿子,是当地富有的家具批发老板,因此多尔逊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私人教育。1933年,多尔逊进入哈佛大学就读。1937年毕业后,他在父亲的公司工作了一个夏天,尽管家人希望他能子承父业,但多尔逊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学术事业。1937年秋天,他再次进入哈佛大学,成为专攻美国历史和文化(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方向的研究生。在这儿,他受到了霍华德芒福德琼斯(Howard Mumford Jones)教授的影响,被美国文明的诸方面所深深吸引,尤其对民间故事感兴趣。在获得美国文明(American Civilization)专业的硕士学位(1940年)和博士学位(1943年)后,多尔逊在哈佛大学担任历史系讲师,开启了他的教学生涯。之后,他又以历史系学者的身份进入到密歇根州立大学,在此的13年间,多尔逊收集了大量该地区的民间传说,越来越涉入到民俗研究之中,还参加了史蒂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举办的印第安纳大学(下称印大)暑期民俗学研究班(the Summer Folklore Institutes)。1956—1957年间,他以美国学(American Studies)教授的身份访问了东京大学。1957年的秋天,多尔逊接替史蒂斯汤普森,成为印大民俗学项目(folklore program)的负责人。自此,印大的民俗学项目开始向美国最大、最有威望的民俗训练中心发展,并最终成为具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与方法的独立学科。
一、多尔逊与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建设
自1888年美国民俗学家威廉威尔斯纽厄尔(William Wells Newell)发起成立美国民俗学会(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以来,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民俗学相对来说还是很“不专业”,未能普遍地进入到美国的高等学校教育之中。美国大学中第一个民俗学项目,于1940年在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设立。1942年,汤普森在印大举办了暑期民俗学研究班,之后又逐步设立了民俗学硕士、博士项目(program)(1949)。1948年,多尔逊担任美国民俗学会(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教育委员会的主席,在拉尔夫斯蒂尔鲍格斯(Ralph Steels Boggs)的报告基础之上,发起了一项针对全国高校民俗学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相较于1940年,此时开设民俗学课程的院校达到了60所。但即便10年间新增了37所,此时民俗学的教职员也全是来自英语系、西班牙语系、人类学系、社会学系之中,并没有专职的民俗学系教授。(Dorson,1950:345)印大如此,其他学校就更不必说。
尽管相对来看来,民俗学似乎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但多尔逊认为,事实上民俗学想要在高校这片沃土站稳脚跟,还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民俗学是应该以独立的学科出现在大学教育中,还是应该维持现状继续归入其他相关人文学科之下作为它们的帮手。在1948年的全国性调查中,一方面是采集相关数据,另一方面是对三个主要问题征集意见:民俗学与其他系的联系;民俗学课程的标准化,尤其是入门级别的课程;民俗学的研究内容应该是在“原始的”和欧裔美国人的材料之间,还是在大众传统、物质文化或活跃的表演之间。(Dorson,1950:345)多尔逊向学会的全部会员发出了问卷,最终收到近七十份左右的回复。结果显示,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
反对民俗学独立成系的学者认为,英语系或历史系的老师只要知道民俗,就会把它整合在日常的教学中,而“生活是不能被分为片段的,所以我不会开设严格意义上的民俗学课程,也不会支持这种做法”(J.Frank Dobie)。(Dorson,1950:350)也就是说,民俗学不是因为被专门指定为“民俗”才存在的,它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经有意无意地被贯穿进课堂内容中了。而对于那些开设民俗学课程的学校来说,所引起的争议主要针对民俗学的趣味性。学者们一方面承认民俗学课程在学校的确很受欢迎,但同时也提出为了吸引学生而推广民俗学课,很有可能使民俗沦为离奇古怪的、琐碎的学问,而不是一门严肃的学问。(Dorson,1950:347)
多尔逊对此问题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民俗学将来发展的重要一点是,民俗学是否能以独立的学科站稳,还是作为已存在的学术领域的附属物。我的看法是,民俗学者应该对其它相关学科具备一定的了解,但是其它系之内或之外,民俗学还扮演了一个分离的、有区别的角色。在美国,教育这片区域将是民俗学发展的沃土,(民俗学)能让学生们洞察人性,把握文学和社会历史的新的价值,能跨越群体的障碍,让(学生们)享受日常的民间文化,服务于(他们)对民主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对于民俗学作为独立学科是否能成立的问题,多尔逊继续从理论与方法上做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在多尔逊看来,一门学问是否能成为学科,还要从实际层面和哲学层面来考察。
从实际层面来说,“如果它能用学术成果给予读者以知识,在能被接受的学问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守住并且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能吸引更多的皈依者和年轻的信徒,传承到下一代,那么学科就是存在的”(Dorson,1973:17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