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
  作者:赵宪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5 | 点击数:14063
 

  作为宋廷画家,郭熙带有其院体画派所共有的写实风格,但其“四可”说及“身即山川”、“饱游饫看”的主张揭示了整个“图说”的特点,当属画学和图像学的一般性原理。图像作为言说的符号,无论侧重写实还是侧重写意,无论有多少种构图、笔法或风格变体,“相似性”是其基本原理。对这一原理的亲近或疏离,决定了对图像之图像性的亲近或疏离。而由于亲近或疏离“相似性”的方式多有不同,从而出现千差万别的画风。正由于郭熙的主张包含了画学和图像学的一般性原理,所以,有必要顺其思路进一步考辨以下问题:图像之“陷入式”言说所营造的“两忘”境界,究竟和生活世界保持着怎样的关系,“图说”作为“在场言说”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早春图》(图1)是郭熙传世作品中的代表作,我们不妨由此说起,尽管我们不能、也无意用此印证他的理论。

图1 郭熙《早春图》
(绢本 立轴 淡设色 158.3×108cm,107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春图》以全景式的构图表现了高山大壑的磅礴气势:近景是突兀在溪湖岸边的巨石苍松;中景是扭动的山体,并有迷蒙的薄雾萦绕其间;远景是一座挺立的峰峦直插云天。远山与近水之间以沟壑、溪水或云雾相连,峰巅上的路径和平坡显示此处并非人迹罕至,神秘中流溢出几分人气。回望左下角,有一渔夫挑起扁担离开停靠在湖岸的篷船,前有女人怀抱婴儿并携一孩童引路,他们正在返回山崖脚下的篱笆庭院。由此仰望山腰,可见一组宏伟的殿堂楼阁掩映在万木丛中,左下方三位路人正在蹒跚前行,像是要通过木桥、绕过山脊,朝那殿堂楼阁走去。既然是“早春”,山峦草木尚未葱茏,但枝丫上已有嫩芽吐露,显示这是冬去春来的季节。溪水已经解冻,瀑布顺着山势喷薄而下,积蓄汪洋一片……大自然处处萌发着生机。这是我们在《早春图》上所看到的“早春”,堪称“可行、可望、可居、可游”之妙品。对它的凝视使我们的意识“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不仅“忘记了自己是有身体的看者”,也忘记了在我们所见的“下面”还有生活世界。但是,如果我们从画面抽身而出,思考郭熙如何师法李成、独标“三远”,思考他的卷云皴、蟹爪树和鬼面石的笔法,或者思考作者的身份以及此画的创作背景,实际上就已经从其“正面”抽身,游弋到其“侧面”。而在其“侧面”,我们发现,这幅山水立轴不过是一层“存在的薄皮”,它之“四可”幻境并非能够践行。⑩这时,只有在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是“有身体的看者”,意识到在我们所见的“下面”还有我们的生活世界,而我们在图像中所见的世界与我们的生活世界根本不同:“绘画一旦被撕碎,我们手里就只剩下涂有颜色的画布的碎片。如果我们打碎一块石头和这块石头的碎块,那么我们得到的碎片还是石块。”(11)《早春图》就是这样“欺骗”了我们的眼睛,因为我们的视觉“陷入”其中。而陷入其中就是一种“自恋”,“自恋”使我们沉醉,以至于“信假为真”。

  “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这是乾隆在《早春图》上的题诗,和我们在画面上所看到的早春景象无甚二致。许多中国古画会有不止一款题诗,它们多出自不同诗人的手笔,但大多和乾隆的这首题诗一样,就画面本身而言不可能说出太多,说出来的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差别。这就意味着,《早春图》尽管很迷人,但我们不可能从中读出超出画面的任何“图说”。“图说”之为“图说”,意味着它不可能“说出”它没有显像的世界,“出于图而止于图”而已,因为它不过是一层不透明的“薄皮”。在这一意义上,任何“图说”不过是一种“皮相之见”,否则,“说出”了“皮相”之外的存在便不再是“图说”本身。“薄皮”之显像是视觉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因此也是“图说”的起点和终点。至于由这层“薄皮”所引发的联想,即其画外之意,包括不可言说之意,则属于“不在场”的存在而非“图说”本身,因为我们已经将“在场”赋予了“图说”。所谓“画外意”不过是溢出了在场的图说而进入了不在场的世界。至于画之“比德”,纯属人为比附,“画”和“德”之间并不具有任何相似性,二者的相关性就像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是一种任意性的和约定俗成的耦合,是跃出“图说”而进入了语言的表意世界,更是一种不在场之说。

  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存在的薄皮”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即它可以把观者引向另一个世界。这是一个非实在、不在场、想象和虚构的世界,一个不可细究、不可当真、只可在情感上沉浸其中的世界。我们只是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并不存在于生活世界。这个被“图说”出来的世界,作为意识和想象中的存在,是一个与“图说”之在场性相悖的不在场的世界。就此而言,图像的在场性绝非事实和实际的在场,只是由于那层“存在的薄皮”和视觉经验的吻合,才使我们感觉到它的在场。确切地说,图说之在场性只是符号本身作为“符形”之在场,而被图说的世界及其“画外意”、所比之“德”并不在场。“图说”的诱惑性在于,它可以使观者产生错觉,将在场的符号(符形)误认为是它所意指的存在,而后者实际上并不在场。在场和不在场在视觉图像中“紧密相拥”,并由此生出“在”与“不在”、“有”和“无”、“实”和“虚”等两极协和的快乐之情。“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12)图像以其在场和不在场的紧密相拥使人产生了“快意”,它俘获了我们的身心,使我们忘记了自身又忘记了生活世界。因为审美的“快意”距离我们越近,“科学”的认知就距离我们越远。“图说”作为在场言说,与其说是一种“根本的自恋主义”,不如说是一种“根本的自乐主义”,或者说是由“自恋”而生的“自得其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1月15日 09: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朱雄君]乡风民俗变迁动力的理想类型分析
下一条: ·[叶晔]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
   相关链接
·[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吴灿 柏仙爱]叙事、情感与认同:图像符号的文化构筑与共同体隐喻·[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梁韵彦]南渡坡仙:广州祠堂壁画中的苏轼图像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甘德志]张果老“蝙蝠原形”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