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
  作者:赵宪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5 | 点击数:12660
 

  廓清了这些问题,整个语言能指系统就可以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首先是“音响形象”,它作为“心声之心象”寓于身体,是人类的大脑和声音器官长期进化的产物,属于人的生命体征,即人之为人的本能,我们可将其称为语言的“源初能指”;其次是“言语能指”,它作为“口说的词”将沉默的“心声”外化为真正的“有声”的存在,同时将“声之象”传达给它的听者,这是语言的本体存在——言说之在场;另外才是“文字能指”,它作为独立的符形和笔画图像表现言语的在场,对它的书写和识读可以使人联想到“口说的词”。(20)这就涉及考量书写文本的一个重要标准:“口说的词”能否在书写文本中被重新唤起。能被重新唤起的书写就是它所追求的在场理想。就像王国维所推崇的“不隔”,以及所谓“音犹在耳”、“见字如面”之类,也就成了所有书写文本的至上境界。而文学叙事所追求的在场性,也是在这一意义上定位了自身的理想。

  可见,能指的永远在场是整个语言行为及其过程最为显在的特征。无论是“源初能指”还是“言语能指”或“文字能指”,在语言过程的上述三种形态中,能指始终都是在场的存在。能指的不在场意味着语言的缺席——无语。“无语”必然“无声”,但“无声”不一定“无语”,因为“音响”只在口说的言语中才是诉诸听觉的物性存在,而在另外两种形态中则是沉默的“寂静之音”。“寂静之音”并非“音”之不存在,不过是一种沉默的存在。“沉默”有时还意味着“此时无声胜有声”,只要听、说主体在场,即便“默写”或“默读”,仍然意味着语言符号的在场。

  当然,能指的永远在场以及音响能指的优先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音响都是语言的。风声、雨声和狼吼、虎啸等自然之音单一而纯粹,只是自然的表征,而不能指称复杂和深邃的意义。与自然之音不同,音乐的乐音和语言的语音却有某种相似:二者都是人为的、有意义的音响符号,都可以引发某种联想。就此而言,文字文本和音乐乐谱可相比拟:它们都是某种音响的标示,标示着“一串声音”,都作为沉默的“寂静之音”期待着有声的在场;二者的不同在于文字文本所标示的“语音”可以指称复杂而明确的意义,“乐音”所指向的意义则难以言说或含混不清。其原因在于它们与身体有着不同的关联:语音与人的大脑和思维同构,因而具有大脑和思维一样的复杂性和分辨率,以至于我们至今还没能对其有更深入的认知;乐音则基于听觉的乐感神经,目的在于“好听”而不是辨析事物,而“好听”所引发的身心愉悦使人沉醉,沉醉即“陷入”其中,“陷入其中”也就不可能清晰地思维。(21)语音和乐音的这一关系造就了前者模仿后者之可能——语言可以借助音乐、汲取乐感以营造言说之“好听”的语境。“语言艺术”因此而顺势衍生,文学与非文学因此而有了区分,语言符号因此而被赋予“科学”或“艺术”之不同功能。

  这就涉及我们习惯用“形象思维”,实则是“形象的在场”来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问题。“形象思维论”尽管曾在20世纪初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嘲笑,但至今仍被奉为文学的基本表征。索绪尔的开拓性研究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一问题作重新反思。如前所述,按照索绪尔的能指理论,“音响”而非“形象”是语言的“第一能指”,那么,文学与非文学同为语言作品,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应当首先在前者而非后者。恰如刘勰《文心雕龙》关于文体的分类及其排序,“诗”之所以最具文学性而被他排在文体首位,就在于它与“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史上的早期诗歌大都是用来吟唱的,而现代新诗走向没落的缘由之一就在于它对音乐的疏离。反之,“书记”文体之所以被刘勰列为“艺文之末品”,也在于它的“实用性”诉求冲淡了语言的音乐性。这并不是否认文学的形象性特征,而是说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中的形象是由语言作为声音艺术所携带的,是音乐化的语言滋生出了艺术语象,即语言的音乐性表征为可感的文学形象。“形象思维论”的要害也并非什克洛夫斯基所批评的“精力节省”,而在于它止于“语象”本身,没能进一步发现其背后的音响能指——语音,没有语言的音响能指,何来鲜活的语象表意?更重要的是,用“形象”定义文学并不符合文学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无疑是一种形象叙事,但我们却不能否认《三国志》叙事的形象性。语言叙事的形象性并非文学所专有,史传类叙事作品同样如此。不仅叙事作品,理论著作及其所使用的抽象概念也是如此,诸如中国哲学中的“道”和“气”,西方哲学中的“理式”和“逻各斯”等语词,之所以能被我们所理解,也是因为“语象”的存在,否则便不能经验到它的意指,哪怕这类语词的语象是不在场的或不可见的。语言之为语言,无论文学的还是非文学的,“音响的形象”或称“音之象”都是它们的共同能指。相对“语音”而言,“语象”使我们感受到所指的意义。语音是语象的载体,语象是语音的自然生成,“语象”内置于“语音”之中。总之,参照索绪尔的理论反思“形象思维论”就可发现,它的要害在于无视images acoustiques这一词组的偏正结构,颠倒了其中“音响”和“形象”两个能指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期待的是,循着这一思路继续检讨文学与图像的关系,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例如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音”“象”关系,而这一对关系显然和“言说”与“图说”在学理上是同构的。文学之所以可能被延宕为图像艺术,就其显在表征来看是语言的图像化,但其内在关联却是语言的音乐化,是语言的声音能指将不可见的文学语象牵引到可见的图像世界。一旦二者共享同一个文本,言说的在场将会使图说有所改变,不透明的图像符号会被强势的语言符号“穿越”而变得透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尚需介入作品层面,而不能止于上述抽象论证。

  三、言说在场之图像透明

  在中国古代诗赋史上,少有作品能像《洛神赋》那样对图像艺术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诱惑力。自晋明帝司马昭的《洛神赋图》后,顾恺之、陆探微、董源、李公麟、赵孟頫、倪瓒、管道升、卫九鼎、唐寅、文徵明、仇英、丁云鹏、丁观鹏等历代名家都有此赋的图绘作品;晚近以来,此赋更是在京剧、舞剧、弦乐、电视剧、邮票设计、各种工艺和园林建筑,以及文化产业等领域得到全方位演绎,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22)值得探讨的是,无论是从“神女”题材还是“梦幻”形式等方面来说,类似作品并非由之开其先河,曹植在赋文的小序中就自称“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遂作斯赋”,(23)以致被后人贬为“多出于摹仿”,(24)但历代图像艺术为什么钟情于由此取意?《洛神赋》给予绘画创作的灵感究竟源自何方?依照上文的推论,可以说,其原因主要就在于赋文的音乐性携领了全篇,音乐性的语言是这篇短赋的“第一能指”。

  陈葆真对《洛神赋》语图关系的研究认为,曹植“《洛神赋》一文之所以特别感人的原因,除了故事情节吸引人,赋文词句华美,兼具描述与抒情效果之外,最重要的是此文通篇所流露出来的音乐性”。(25)这是很有见地的艺术判断。如果需要稍加修正,那么,他所说的“故事情节”和“赋文词句”等,也是《洛神赋》音乐性的重要载体,显然不能将其“除外”。关于词句修辞等方面的音乐性已有学者涉及,本文不赘,(26)而所谓“故事情节”的音乐性,实是《洛神赋》之叙事路径,也是其作为华美“乐章”的主要表征,不但不能略去不论,还应对之进行重点探讨,即探讨这一“叙事路径”如何内化为赋文的音乐结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年01月15日 09: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朱雄君]乡风民俗变迁动力的理想类型分析
下一条: ·[叶晔]拐点在宋:从地志的文学化到文学的地志化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张丽]“合欢枝”:竹枝词生成、演进、流布中的两体文学特质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于佳卉]“历史的截面”:尼山萨满故事成型年代考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杨延平]汉代西王母神画嘉禾图像再探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杨俊安]文学与民俗的交融:《窦占龙憋宝》中的民俗生活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瑾]试论吐鲁番麻布诃梨帝母画像的构图来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