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富育光]浅析曹雪芹笔下清代祭礼与贡俗
  作者:富育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0 | 点击数:17124
 
家风羊:其中的“风”字,也是曹雪芹借用汉字标音法来标满语词,亦有写成“分”的。“风”(fen),满语即段、块、片之意。家风羊,系指家羊,经宰杀后,精选其一定部位,经过庖解、定型、调色或加香料、防腐等办法,制成的生肉块,整齐,雅观,肉鲜美保味。如《满洲佳肴索实录》中载:“清蒸风羊脯”,“焖煮风鸡”,“烤风鹿尾”等等。这里所提的羊、鸡、鹿尾,均指经过庖解择选的整料,所烹制成的宴菜。
野猫,即山狸,皮制裘。
鲟鳇鱼,黑龙江与其支流松花江等流域特产的大型鱼类,为江海回游鱼。《竹叶亭杂记》称:“鳇鱼脆骨,鳇鱼头也。出黑龙江一带,鱼头大者须一车载之。”《养吉斋丛录》称:“鲟鳇鱼出黑龙江,巨口细鳞,鼻端有角,即牛鱼也。”鲟鳇鱼是两种体型相似的鱼类。鲟鳇鱼,均为长鼻,小眼,身灰色,有尖甲骨凸出,颔下有巨口。鲟鱼口型如莲花瓣形,体小细长,肉味鲜美;鳇鱼体大,重者达千余斤,肉质肥嫩,鱼籽灿若珠玑,为北地名肴。鲟鳇鼻骨,俗称“脆玉”,更列为上品,古有“名马易得,脆玉难求”之誉。而鲟鳇以其怪甲、硕形,怒可翻舟等奇形,在辽金诸朝被奉为祭江海用鱼。其骨雕品,明廷名“女真雕”。渔人常年捕捉,获后围渚饲养,曰鳇鱼圈,备上司催征用。一般多在立冬节后捕出,挂冰,裹席,南运京都;亦有制大水槽,活运京中者。清季为重要贡品,因日益稀少,地方官衙不敢滥杀,按时按质奉献,成为吉黑两省一大重负。
其余,献活牲。早年土贡分活贡与乾条贡、分解贡几类。经我们在打牲后裔中调查,历史亦甚古久。各有司职人役。海产类,明清以来,尤其明末清初,女真人马市中亦有以海产易物,东北三面海临(鄂霍茨克海、鞑靼海峡、日本海)、鱼虾类产域远比中国黄海、南海更广,四时均种类不一。本省为林莽古地,宋明时代便是重要产炭要地,名曰“北炭”,色白,火旺,即“银霜炭”。米类,东北至今流传“御米”、历朝贡小米、稻米、糯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七百二十页注释中,讲述“御田胭脂米”系指康熙帝丰泽园种的良种。其实不然,清季从顺治初年起,朝廷便在东省与关内一些地方,精选良米产地,封为“御米”,年年按量按时奉献。吉林省、黑龙江省皆有“御田胭脂米”的口碑传说。当地不少群众讲起来,都能讲述自己先人们在清朝献御米的时间与收征官衙来。干菜类,亦是东省重要贡类之一,主要为野菜诸属。曹雪芹在本回中所述贡品诸物,是作家的艺术再现。只能说明作家创作时可能更多注意了北方贡物素材,然而,我们也不该机械否定作家创作过程中,汲纳生活源泉中众多艺术因素。
 
[①] 本文采用版本:清光绪甲午年(二十三年)《足本全图金玉缘》(两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印刷出版之《红楼梦》上下两册。
[②] 引自《满族跳神礼序录》。
[③] 引自《金志》。
[④] 引自《满族跳神礼序录》。
[⑤] 富育光:《清宫堂子祭祀辨考》,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4期。
[⑥] 刘厚生编著:《清代宫廷萨满祭祀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9页。
[⑦] 佳生主编:《满族文化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⑧] 佳生主编:《满族文化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⑨] 佳生主编:《满族文化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⑩] [清]昭梿著:《啸亭杂录》。
[11] [清]昭梿著:《啸亭杂录》。
[12] 引自《淮南子》。
[13] 引自《打牲乌拉志典全书》。
[14] 引自《打牲乌拉志典全书》。
[15] 《满洲佳肴索实录》中载记,清代庖工技艺,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野牲或家养畜,因设宴、俎祭陈设不同,分解成若干块。如头、掌、耳、舌、唇、尾、脯、肋、脊、肘等部位。“解”,音“xiè”。
[16] 见上注。
[17]《吉林贡品》,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19页。
[18] 陈昭著:《红楼梦小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原文刊于《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树喆]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
下一条: ·[富育光]满族灵禽崇拜祭俗与神话探考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屈啸宇 彭连生]公产环与清代浙东村落的地缘共同体
·[孟晓峰 高西成]清代李氏当王谶语与复明思想的复合·[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兰锦]《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楹联的分析比较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龙圣]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任雅萱]构建的系谱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
·[王晓葵]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肖海明]试论清代《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叙事结构和象征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