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家名录
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生态保护区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教科文组织相关《公约》
1972年公约
2003年公约
2005年公约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
[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
·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
[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
[高丙中]从封建迷信到文化遗产
·
[吉国秀 郭晓宇]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能性与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
[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
·
[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
[邓启耀]身体表达的规训、转译和文化体系
·
[吕微]社区优先还是社会优先?
·
[程瑶]活态遗产的过程性保护
·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
·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
[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
[陈瑞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民间文学的变迁
·
[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
[孟令法]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
·
[李晓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
·
[韩成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保护主体之解析
共240条 列出第1到第2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1/12页
转到
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学会理事
┃
会费缴纳
┃
2023年会专区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