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离魂寄魂母题
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在悲痛欲绝的同时还对其寄予荒诞离奇的想象,民间故事是民族想象的载体,在民间故事中存在着一个死亡的母题。随着灵魂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开始以一种坦然乐观的心态对待死亡,把死亡看作是不同生命形态之间的过渡,离魂和寄魂成了对死亡的一种解释。
1.灵魂复归。灵魂复归即复活。裕固族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民族,每当人们看到民族的英雄、自己的亲人等死亡时,痛苦、愤恨、羞愧……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只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复活上面。在《贡尔建和央格萨》中哥哥央格萨被妻子害死后,喜鹊和乌鸦给央格萨用翅膀在夏天扇风,在冬天保暖,最后央格萨复活。[21]《珍珠鹿》中的妻子玛尔建在丈夫萨卡失踪以后,把死去的孩子放到海子边,在珍珠鹿地救护下,孩子居然复活了。[22]
2.灵魂转化。裕固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深受佛教生死轮回思想的影响。在裕固族民间故事中的灵魂转化的故事情节,是裕固族人的思想感情和善恶观念的表现。《天鹅琴》中白天鹅被毒鸟吃掉,它的骨架变成天鹅琴,肠子变成琴弦,白天鹅的灵魂也变成了美丽的姑娘。[23]《格格首纹》中尧乎尔姑娘被野狼吃掉以后,变成了一只叫格格首纹的鸟。[24]《贡尔建和央格萨》中哥哥央格萨被妻子害死后,贡尔建的嫂嫂变狗。[25]裕固族人用自己的伦理体系和善恶观念审视日常生活,在灵魂转换的过程中显示了因果报应思想。
三、婚恋故事:怪异婚姻爱情的讲述
在世界各民族的婚恋故事中,有相当一部分讲述的是奇特怪异的婚姻爱情。这些故事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天真浪漫的想象,另一方面反映了远古社会的民俗形式。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些故事不仅用神奇和浪漫构建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还阐释了人类原始的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
(一)神奇婚恋母题
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婚姻史上,掠夺婚、买卖婚、收继婚等婚姻形式曾一度占正统地位,对许多青年男女来说,自由的爱情和婚姻只是一个奢望而已。实质上,人们通过对种种奇特婚恋的想象,表现对自由恋爱的向往和与现实社会的抗争。在裕固族神奇婚恋故事母题中,包括人妖之间的恋爱婚姻和人与动物之间的恋爱婚姻。
1.人与妖魔之间的婚恋。在中国婚恋故事中,人神恋、人鬼恋等奇特的婚恋母题的故事比较多。在《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明清小说中大量运用了人神恋、人鬼恋等母题。在裕固族民间故事中,出现了人与妖魔之间的婚恋母题。这种人妖之间的婚恋与中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流行的故事有一定的区别,人与妖魔之间并没有缠绵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只是由于丈夫暂时的离去,妻子被妖魔占有,给妖魔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盖赛尔的故事》中三姑娘寻夫时遇见了魔鬼,被魔鬼霸占,并且为魔鬼生了一个儿子。[26]在《杨安续录的传说》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新婚不久的杨安续录暂时离开自己的妻子白公主,魔鬼阿卡乔东趁机抢走了白公主,白公主也为阿卡乔东生了一个孩子。[27]
2.人与动物之间的婚恋。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婚恋的母题中,凸现了人类想象力的同时,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可贵的人类学的资料。无论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盘瓠的传说,还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狼故事,都反映了人们的动物崇拜。
“青蛙丈夫”型。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有一类青蛙与美女婚恋的故事。“神奇婚姻母题作为故事的核心,寄寓了我国民众的审美思想。青蛙外表丑陋,但他勇敢、勤劳、善良、孝顺,并且具有超人的胆识和力量,这些特点不自觉地转移了民众的审美视线,注重‘青蛙丈夫’美好的品格。”[28]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中国该类型故事取名为“神蛙丈夫”。[29]裕固族民间故事《盖赛尔的故事》中讲述了“青蛙丈夫” 盖赛尔和黑头人的三姑娘的婚恋。无独有偶,在裕固族中流传的《猴媳妇的故事》和前一个故事的情节大致相同,只是倒置性别角色,具有很强的“互文性”。前者中的三姑娘烧掉蛙皮以后,发生了惊险曲折的寻夫经历(遇到魔鬼);[30]后者中三儿子烧掉猴皮后,遭遇四处觅妻的艰辛和坎坷(被怪物抓获)。[31]
“天鹅仙女”型。如果“青蛙丈夫”型故事反映了蛙崇拜,那么“天鹅仙女”型则显示了鸟信仰。正如陈建宪教授所说:“鸟崇拜、人鸟合体的神、人与鸟的互相转化、妇女在沐浴时吃鸟卵以致怀孕,这些原始文化因素的长期发展与融合,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天鹅(鸟)仙女’的母题。”[32]裕固族民间故事《天鹅琴》中一个在草原上放牧的穷小伙子总是有一只白天鹅伴随着他,后来天鹅变成美女以后,和小伙子一起走遍尧乎尔故乡。[33]《蜜蜂姑娘》是“天鹅仙女”所属的一个亚型,一只蜜蜂变成一个天仙一般的美丽姑娘之后,嫁给一个裕固族小伙子。[34]
在裕固族人与动物之间奇特的婚恋故事中,“青蛙丈夫”型故事中的男性主人公尽管在当初长相丑陋,但是内心善良,勇敢机智,最终伴随他的是贤惠漂亮的女性,“天鹅仙女”型故事里的美貌的女子也得到英俊的丈夫。在奇特的婚恋母题的背后隐匿的是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的集体无意识,同时显示了一种男性/女性中心主义的性别意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