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许钢伟]壮族《嘹歌》搜集整理及研究综述
  作者:许钢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0 | 点击数:17191
 


  【摘 要】:壮族民间长诗的数量很多。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被称为“壮族歌谣文化经典”的《嘹歌》。从五十年代至今,《嘹歌》的搜集整理以及伴随的研究已逾半个世纪。现在,对《嘹歌》的搜集整理及研究的历程进行回顾,无疑有益于今后对《嘹歌》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从而丰富壮族这个善歌民族的歌谣文化的内涵。为清晰论述起见,搜集整理及研究分田东、平果两部分进行论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做无意割裂《嘹歌》作为一项文化事象的整体存在。

  【关键词】:壮族《嘹歌》;搜集整理;研究;综述



  壮族民间长诗的数量很多。其中,被研究最多的是被称为“壮族歌谣文化经典”的《嘹歌》。从五十年代至今,《嘹歌》的搜集整理以及伴随的研究已逾半个世纪。现在,对《嘹歌》的搜集整理及研究的历程进行回顾,无疑有益于今后对《嘹歌》进行更为深入地研究,从而丰富壮族这个善歌民族的歌谣文化的内涵。为清晰论述起见,搜集整理及研究分田东、平果两部分进行论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样做无意割裂《嘹歌》作为一项文化事象的整体存在。

  一、关于《嘹歌》的搜集整理

  1、 田东嘹歌搜集整理

  农冠品在《泛说右江流域壮族嘹歌》一文的第二部分——对嘹歌文化艺术价值认识提升经历的回顾——中对嘹歌的整理和研究情况作了初步的论述,指出“20世纪50年代,广西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对嘹歌开始进行搜集,正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去进行采录的。当时刚刚成立的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备会与百色专区的田东县文化馆的同志共同开展此项搜集工作。”[1]在田东县文联民间文学普查组搜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备会编印的《嘹歌》资料(上、下两册)的《说明》中对开始于田东的嘹歌搜集整理工作作了说明:“《嘹歌》开始搜集于一九五五年春,当时由田东县文化馆黄耀光同志搜集了此歌的一部分材料,并着手进行过翻译整理工作。一九五七年秋,田东县组织民间文学普查组,在该县作登和祥周两公社先后又搜集了七份有关贼歌资料(附件)。一九六一年春,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备会同志到田东县调查了解后,经区党委和田东县委研究同意,先后抽调了黄耀光、黄本昇、卢竞康、黄正荣、农学飞等同志,进一步深入调查搜集,他们总共搜集到手抄歌本七本(由卢竞康、黄光相、凌其段等民间歌手供给),并访问了苏妈嫩、李妈花、韦顶良、卢妈针等女歌手进行口唱记录工作。到一九六二年二月止,总共搜集了《嘹歌》资料一万六千多行,由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备会组织黄耀光、黄本昇、卢竞康、黄正荣、农学飞等同志进行初次翻译,并由黄耀光、覃振易两同志编排、校对。”[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备会编印的《嘹歌》资料便成为嘹歌整理工作的初步成果。

  嘹歌初步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嘹歌》资料的编印引起了政府相关主管领导的重视:“《嘹歌》资料(上、下册)编印出来之后,当时任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文化艺术的陆地同志,及文艺处处长梁宁同志,亲自到广西文联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整理《嘹歌》。会上决定以两种方式翻译整理《嘹歌》:黄勇刹同志为一组,用民歌体翻译整理《嘹歌》,先从《贼歌》一章入手,这就是1963年6月发表在《广西文艺》上的《唱离乱——﹤嘹歌﹥之五》,后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的《中国民间长诗选》第二集。另一组以诗人莎红为首,用自由诗体整理,后来未能在刊物上发表,不久即临近文化大革命。”[3]这样,黄勇刹先生翻译整理的《唱离乱——﹤嘹歌﹥之五》便成为最先正式发表的《嘹歌》翻译整理成果。

  从文化大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嘹歌虽不至于绝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壮族歌手歌师中保留的嘹歌古壮字(“土俗字”)唱本在不断流失,或因歌手歌师逝世而失传,或因有关部门对唱本的看法偏颇而遗弃或烧毁或因新文化的侵入与传播而使嘹歌趋于衰落,如此等等。”[4]这样,嘹歌搜集整理的任务更显得紧迫,搜集整理工作也进入新的阶段。1986年,由何承文、莫非、黄琼柳搜集整理的《嘹歌》共5集,包括《三月歌》《路歌》《日歌》《唱离乱》《建房歌》,由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是拼音壮文版。同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于1986年重新提出进一步搜集嘹歌资料,任务交给黄耀光先生。黄耀光花了一年时间重新到田东等地搜集与校对嘹歌资料。1991年成立嘹歌整理小组,经过集体的努力,于1993年11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长歌共一万六千行,同时用三种文字:古壮字、拼音壮文及汉文,共六万四千多行,洋洋四千首歌。嘹歌古籍版本的出版,对保护与传承嘹歌这一文化遗产作出了新的贡献。”[5] 开始于2001年的“少数民族民歌保护活动”在2003年3月28日至4月9日、以及7月8日至8月5日两次采集考察行动中都到过田东,采集的《嘹歌·贼歌》及附录《打十闸》、《天旱歌》,由罗汉田教授翻译转记(由录音转壮文),刊于《保护少数民族民歌行动成果报告》,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北京办事处2003年12月编印,是新壮文、汉译两对照版本。

  虽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备会编印的《嘹歌》资料(上、下册)和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中,在介绍嘹歌时都提到过嘹歌流行于百色地区田东、平果等县,但上述《嘹歌》搜集整理工作主要围绕田东县嘹歌展开。鉴于此,我们把上述《嘹歌》的搜集整理活动称为“田东嘹歌搜集整理”时期。这也影响到了这一时期对嘹歌的研究,具体情况将在本文第二部分论述,此不赘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上一条: ·[石甜]口头传统[1]在网络社区中的传播与认同
下一条: ·[尹虎彬]互联网时代的口头传统
   相关链接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
·[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
·[祝鹏程]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