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本网公告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本网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作者:云韬 白存良 刘彩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7-18 | 点击数:1093
 

2024年7月8日至16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本届高研班学员共计40余名,他们是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25所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教师。

7月9日上午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了本届高研班开班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和文哲学部主任、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朝戈金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叶涛教授,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达胡白乙拉教授,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崔荣教授等出席了开班仪式,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米彦青教授主持了开班仪式。

 

7月9日至15日,朝戈金、金泽、刘晓峰、康丽、敖其、毛巧晖、巴莫曲布嫫、王加华、冯文开、李刚、叶涛、施爱东和陈泳超13位专家学者受邀来到内蒙古大学,以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为本届高研班学员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讲座。

7月9日上午,朝戈金研究员以《口头诗学关键词》为题带来首场讲座。朝戈金研究员围绕全观诗学、言文互缘、言文桥接、言文虬结和文本聚簇等口头诗学关键词,阐述其生成过程及理论思考,进而勾勒口头文学的内在特征。朝戈金研究员表示,民俗学或民间文艺学是学科互涉领域,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而生活的丰富性为民间文学学科带来复杂且多维的面相,我们需在人类知识的广阔背景下思考民间文学,引入多学科视域构建理论体系。朝戈金研究员通过对口头传统多个案例的分析,强调应以尊重民众创造力、关注民众智慧为基础,在广泛比较中进行诗学思考。他还谈到,关键词和术语体系的建设是建构学科理论大厦的基础,对民间文学学科发展至关重要。回顾民间文学的理论建设,朝戈金研究员述及目前学科发展所存在的不足。一则,对专业术语的提炼和总结较为欠缺,二则,对田野作业的系统化梳理尚有不足。由此可见,未来民间文学的研究应更多朝向术语体系和理论化建设。最后,朝戈金研究员鼓励学员们在研究中广泛阅读,保持科学精神和客观态度,在人文学术的整体格局和总体框架中讨论民间文学。

 

7月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以《神话研究的宗教学视角》为题,讲授了宗教学与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以宗教学的眼光对神话研究进行观照等问题。金泽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宗教的认识,特别是从封建迷信到民间信仰的历程,并从宗教学视角的特征、神话的分类、宗教的多元化与神话的遗产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宗教与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内在关联。金泽教授提出“宗教与宗教学”“宗教与民俗”“宗教学与神话学”三对概念,认为从宗教学视角看神话研究,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宗教。在他看来,超自然崇拜、超自然信仰以及与之相关的仪式活动等都可以称为宗教。宗教学是以信仰宗教的人及其团体基于自身信仰形成的社会事实、行为事实、心理事实、文化事实以及思想事实等为对象进行研究的学科。宗教为人类遗留了许多文化遗产,神话研究正是作为宗教信仰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进入宗教学的研究视野,宗教学与文学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学科互涉。金泽教授将神话划分为“神的话”与“神话传说”两类,前者包含讲述宇宙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祖先神话及英雄神话,对于信徒来说,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属于宗教学的范畴;后者通过人的艺术加工展现了“人类童年的幻想”,从某种信仰成为具有“文学性”的故事。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一部分宗教信仰变成宗教行为,进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民俗,“神话”也经历了从宗教的神话到文学的神话的转变历程。最后,金泽教授结合自身实地调研经历,强调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宗教、民俗都在不断演进,研究者既要看到其不同文化形态,也要关注其作为同一事物的不同文化属性。

 

7月10日上午,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作题为《中国古代岁时文化研究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讲座。刘晓峰教授结合在日本求学的个人经历,介绍了研究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问题缘起,并在中日比较的视野下,指出柳田国男对岁时节日的论述不仅存在于日本,而且存在于整个东亚文化体系之中。刘晓峰教授深入分析了“年分阴阳”这一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内在结构,认为岁时文化整体性的观点与古人的宇宙观、时间观等多种文化思想联系密切。岁时整体性与结构性不仅体现在一个整年的层面,也表现在不同的“节日群”中。刘晓峰教授以新年节日群和艾草为例,从整体性和结构性视角提出了在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时空一体化的中国古代时空观念下的岁时文化研究范式,以及艾草所见古代知识生产的主客二元结构。刘晓峰教授倡导建构非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用中国传统的认知观念来阐释中国古代的岁时文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中国的问题。最后,刘晓峰教授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道出自主学科体系建设任重道远,鼓励高研班的青年学者认识文化之树根的深与茂,要抓住“根”还原整个成长的真相。

  

7月10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丽教授以《概念张力与研究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再思考》为题,重新检视和思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康丽教授首先从国际框架视角对非遗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着重谈及非遗保护的现实关怀及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性。其次,康丽教授从概念张力的视角,阐释了非遗的概念化过程。非遗的概念张力,主要表现在非遗作为工作工具的四重国际合作机制、作为保护理念的过程性立场以及作为学术概念的多学科合力。再次,康丽教授从国际合作、国家实践、学术研究三个维度反思了非遗研究的场域选择和研究任务,提倡构建一个基础性研究、批判性研究以及应用性研究相结合的当代非遗研究的“三位一体”模式,由此推动非遗研究的深入开展。最后,康丽教授从学科建设视角,指出非遗保护研究的四个关键维度,同时鼓励高研班的青年教师建立学术自觉与公共履职自觉,不仅要通力合作,还需在微观学科认知与宏观体系需求之间“跳进跳出”、逡巡反复,创建属于非遗研究的科学想象力与共同体意识,从而达成学者的研究自觉。

 

7月11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民俗学会会长、内蒙古师范大学敖其教授以《和合共生:蒙古族饮食民俗类别及特征》为题,围绕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为学员们生动地展示了蒙古族的伦理观、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敖其教授通过现场展示的方式,对蒙古族传统饮食的品类进行了详尽介绍,包括白食(用牛奶、马奶、羊奶和山羊奶制作的食品)、红食(以羊、山羊、牛、骆驼和马等五畜及捕获猎物的肉加工而成的食物)、紫食(由米和面制成的食物)和青食(野菜、野果或蔬菜等)的制作方法,指出蒙古族对食物的尊重和利用,并以乳饮、茶饮、酒饮、汤饮和水饮等饮品分类,进一步阐述了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总结了蒙古族崇尚德吉、新鲜、精华、适量、分份和饮品的社会价值观。敖其教授为学员们挑选了精致的奶皮、奶豆腐和风干肉等特色食物,采用烹煮制作与品鉴美食的互动形式,为学员们提供了一次深刻体会和感受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宝贵体验。最后,敖其教授还向学员们展示了蒙古族的献德吉礼、献萨查礼、米刺礼和祝颂礼等生活习俗,这不仅加深了学员们对蒙古族饮食民俗的认识,也促进了学员们对蒙古族文化深层价值的理解和尊重。

 

7月11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毛巧晖研究员作题为《学术史梳理中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反思》的讲座。毛巧晖研究员通过对学科史、学术史、思想史和概念史这四个层面概念予以辨析,呼吁学员们划清相关概念的界限,避免出现错位或不对等的批评,并强调在学科内部进行同一层面和层次的对话。民间文学研究需超越学科本位,融入多学科视野,将民间文学问题拓展至公共领域,以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学术创新。毛巧晖研究员还强调,需采用多维度阐释方法,深入挖掘不同历史背景、学术流派与研究范式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全面展现学术史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最后,毛巧晖研究员讨论了史料建构与学术史书写中的“剪裁”难题,提醒研究者应保持高度的自觉性与批判性,力求全面、客观呈现历史事实,减少主观“剪裁”带来的误差与偏见。

 

7月13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以《如何从过程性方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民性原则》为题,基于过程性方法,深度阐释了非遗保护中的人民性原则。巴莫曲布嫫研究员首先对《非遗公约》的宗旨与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解读,同时阐释了《非遗公约》的认识论逻辑和实践论逻辑。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从定义和理念两个维度,解析了以人为本的过程性保护,着重述及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非遗”“什么是保护”。结合公约文本,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厘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同时强调在非遗保护和从事相关研究时要慎用“本真性”等不当用词。最后,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就“如何把握非遗的主体和主体间性”这一问题作出详细解读,并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中的人民性原则进行了对读和阐释。

 

7月13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教授作题为《图像民俗学的理念与方法》的讲座。王加华教授首先从图像的概念引入,介绍了当下图像研究的主要趋势,提出在当今“图像转向”的时代背景下,图像理应成为民俗学关注的主题之一。王加华教授介绍了“图像民俗学”研究的两个主要路径:一是以图证俗,二是将图像放到具体的民俗“场景”中进行探讨分析。他认为后者较前者更容易获得丰富的“民俗”与“生活”信息,能更好地理解民众生活的逻辑。基于上述两种研究路径,图像民俗学可采取“古”“今”两种研究方法。“古”主要针对历史图像而言,即图文互勘、文献为主的方法。“今”即采用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法,对某一图像在特定区域民众生活的具体运用与价值意义等进行深入了解。王加华教授强调受图像重表形、叙事性较差及古代重文字、轻图像传统的影响,“以图证俗”时也存在着诸如误读或过度性阐释等陷阱与误区,需要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同时,与其他学科相比,民俗学的图像研究自有其学科特色所在,但也应充分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最后,王加华教授以耕织图研究为例,介绍了图像研究的具体实践方式。

 

7月14日上午,内蒙古大学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冯文开教授以《口头诗学的阐释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路径》为题,讲授了运用口头诗学的理论与方法阐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冯文开教授首先介绍了口头诗学的本土化实践及其学术影响,指出中国学者将田野调查、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相结合,提出有别于西方口头诗学的标识性概念、工作模型与理论创获,这体现了我国口头文学研究对西方口头诗学的理论与田野研究的丰富。冯文开教授对傅汉思、王靖献和赵敏俐等国内外学者运用口头诗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史进行简要介绍,并对《长安有斜行》《东门行》等诗歌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指出口头诗学可为确认中国古典文学的文本属性提供解决方法。最后,冯文开教授以《清平山唐话本》为例,从口头文学对文人创作的音声化、文人创作将口头文学书面化以及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的回环转化三个方面,探讨了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阐述了文人创作对口头文学的传统叙事资源进行的创造性吸纳和转化,指出这种研究可为全面认识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深层关联和交互影响提供有益的启示。

 

7月14日下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网技术负责人、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刚作题为《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的讲座。李刚老师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切入,阐述了中国民俗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这一概念的生动体现。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83年,与信息化浪潮的主要时期不谋而合,因此,学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信息化思维和技术的深刻影响。随后,李刚老师梳理了中国民俗学会的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国民俗学网”最初于2003年成立,2008年9月改版上线。中国民俗学网在促进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会的电子化管理水平,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培养出新一代研究者,提高了民俗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在民众层面促进了知识的广泛传播。李刚老师还介绍了数字人文的发展情况与研究方法,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数字人文的相关案例,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的数据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知识管理平台、蒙古英雄史诗大系数字化建档项目、中国史诗学百年回顾展、神话母题数据库、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等。最后,李刚老师谈及数字人文研究的现状,指出数字人文将以更加多元化的姿态,更密切地在学科间互动,进而嵌入更细化的分支领域。

 

7月14日晚,叶涛教授以《关于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为题,与高研班学员讨论了民俗学学科建设中学科史的研究与建设、民俗学与非遗保护运动的关系、民俗学学科内部团结三个具体问题。首先,关于学科史的研究与建设问题,叶涛教授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学科史的研究与建设。鉴于在本科教育阶段,民俗学几乎未能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这导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本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学科史的知识掌握和深入理解。因此,系统地研究和讲授学科史,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已成为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民俗学人需要深入挖掘民俗学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重要节点,编写或完善民俗学学科史教材,并将其纳入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学科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学科史的回顾,对学科历史与未来进行再认识与再思考。其次,叶涛教授回顾了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近20年来,作为文化保护运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保护民俗到保护非遗的转变过程。民俗学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民俗学学科建设既带来了冲击,也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如何在轰轰烈烈的非遗保护热潮中坚持民俗学的学科本位,重新思索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与理论架构,是每一位民俗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三,叶涛教授指出,民俗学是以民俗学、民间文学和俗文学为核心的学科群,为了共同推动中国民俗学派的发展,民俗学人必须加强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识,团结共进,共同应对学科发展的挑战。

 

7月15日上午,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以《学与术:两篇龙文化论文的写作过程》为题,讲授和探讨了论文写作中的技术性问题。施爱东研究员以《龙王传说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历史演进》《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进》《发现刘三妹:乡绅曾光国的文化交游圈》三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为例,详细解说了论文写作中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施爱东研究员从对参考资料进行分类搜集,更好撰写结语、摘要和关键词,精选词汇,增强文章老练度,塑造个人风格,提升文章引用率等角度,讨论了提高论文质量的方法,同时强调了学习优秀论文的重要性,并指出小标题对文章吸引力的影响。施爱东研究员强调,在学术写作中,提供明确结论和接受批评对于深化讨论和促进知识进步至关重要,指出即便在面对证据不足时作出结论,给文章留出空间接受批评的重要性。在自由提问环节,施爱东教授还与学员们探讨了问题意识和答案目标在学术写作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结合个人学识和身份,为文章选择合适的标题等问题。

 

7月15日下午,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泳超教授作题为《仪式文艺的文本类属与迁衍向度——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讲座。陈泳超教授分享了自身基于学科本位提出“仪式文艺”概念的思考过程,指出仪式文艺的研究有必要关注其民间性、文艺性和生活实用性的特质,进而明确这一概念在民间文学史维度可延伸的空间。陈泳超教授以功能为导向,总结出仪式文艺中核心文本和辅助文本这两种结构性文本的类别,同时提醒学员们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分类时,要依据不同目标,明确不同类别的内涵与外延,避免出现交叉部分。陈泳超教授详细阐述了仪式内部的形式变化与文本迁衍,在仪式内部核心文本与辅助文本会发生相互转化,仪式文类与其他文类间的互动、转换,文类互动具有动态性、互文性。最后,陈泳超教授强调,立足民间文学本位来研究仪式文艺,要关注仪式语境与功能导向,仪式文艺是民众生活过程的一部分,要了解与仪式息息相关的民众生活。

 

7月15日下午,第三届高研班结业仪式在内蒙古大学北校区蒙古学学院会议厅举行。朝戈金研究员、叶涛教授、施爱东研究员、陈泳超教授、敖其教授、冯文开教授出席结业仪式。本届高研班两位班主任叶涛教授和冯文开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向前来授课的专家教授表示诚挚的谢意,对各位学员的认真聆听表示欣慰,同时祝愿各位学员在未来的学术之路上友谊长存,期盼大家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前沿问题,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学员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贺少雅分享了本次研修的收获和感悟。她对授课专家的倾囊相授表示感恩与感激,强调此次高研班师资配备标准高,课程设置合理,成员构成多元,学员们不仅收获了来自不同地域各所高校青年学者的友谊,更深深地体会到以各位授课专家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对中青年学人的爱护与关怀。最后,朝戈金研究员、叶涛教授、陈泳超教授与敖其教授共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为期8天的第三届高研班圆满落幕。

撰稿人:云韬、白存良、刘彩月等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下一条: 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