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姚大力]谁来决定我们是谁(上)
——关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三把钥匙
  作者:姚大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1 | 点击数:22134
 


我们今天比较容易习惯于把民族看成是一个固定的基本事实,
好像它自开天辟地以来便自然、自动地存在着,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一直到商代末年,我们大概都还没有充分理由说,华夏这样一个人群已经完全存在了。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凭着一个最直接的感觉,似乎就能很轻易地回答这个问题: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决定我们是谁,甚至我们的名字也大都是父母起的。那么又是谁决定了我们的父母是谁呢?是他们的父母。由此看来,好像是这样一串血缘的链环在决定我们究竟是谁。

  但如果把对人群进行界定和分类的范畴从一个家族、宗族扩大到某种更大型的人群,扩大到迄于今日为止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归属于其中的那五十六个经过官方正式认定的“民族”——我们现在填表还经常需要填写本人是属于哪一个民族的——那么这样一种被称为民族的集体身份范畴,又是由谁来决定的呢?它还是由以上讲到过的爸爸妈妈的血缘链环来决定的吗?也许有人会赞同这样的回答。但在实际上,当我们要去追溯对一个大型人群集体身份的意识之形成及其发育过程时,问题就变得复杂得多了,变得与我们在界定某个个人的族群身份问题时大不一样了。

  所以在中国民族史的领域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在我们从事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时始终在激发我们的想象、兴趣和动力的一个相当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今天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的祖先,他们究竟是怎样起源、又怎么样互相分化和融合,以致形成今天这样的分布格局的?最近十多年以来,由于历史学之外几个相关学科的进展,已使我们有可能把对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所以,作为研究中国民族史的从业人员,我给自己提的一个问题是:我怎么面对民族史以外的学科给予民族史的这种促进,甚至可以说是刺激?怎么去面对它们所能提供的很多概念、方法和具体知识内容,并且把它们跟中国民族史的专业研究结合起来?在这样的结合中,我们又会获得怎样一些有意思的成果与结论?

  在这里,需要密切予以关注的历史学以外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三种。我觉得可以称它们为揭开存在于民族史研究中诸多重要谜团的三把钥匙。这三把钥匙,或者说三个学术领域,第一个是分子人类学。第二个是比较历史语言学,属于语言学领域内的一个分支。第三个属于社会学领域,即其中的民族社会学。谁来决定我们是谁?且让我们分别看看,这三个学科领域怎么样回答与此相关的诸问题。也就是说,在回答有关“我们是谁”的问题时,这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会各自给予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发或者帮助?了解这些以后,对究竟是谁在决定我们是谁的问题,理解起来大概也就会更容易一些了。  

  先说第一把钥匙。分子人类学在考察史前人类的起源、分化及其分布状态的时候,采取的是什么样的分类范畴,换言之,它以什么样的人群作为它考察分辨的对象呢?这个对象显然不可能是个人或家庭。在处理与此相关的课题时,分子人类学对其研究对象的分类范畴,往往与语言的分类联系在一起,即根据人们所使用的语言的不同而将他们划分为不同人群来进行分辨与考察。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们从自己的文化母体所承继的全部遗产要素中,语言大概是最难被放弃与改换替代的。要一个颇具规模的人群整体地、自动地遗弃自己的母语而以另一种外来语替换之,虽然不能说完全不可能、并且从未发生过,至少也是不太常见的。正如某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总是“倾向于非常勉强和无限缓慢地做这件事”。正因为如此,语言是我们可以寻找到的能在极大程度上反映出人群内部原始联系的一个最合适的指征。尽管语言的边界未必一定就是种群的边界,并且任何一个操同一语言的人群事实上都早已变成了所谓混合人群,但语言依然可以作为考察原始人群起源、分化,不同原始人群的分布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乃至他们各自与现当代诸人群之间相互关系时的基本所指,或曰基本范畴。

  比如我们会说,大约六千年前,活动于今日西北中国、创造了前期“仰韶文化”的群体,分化为向西扩展的原始藏缅语族共同语人群和向东扩展的原始汉语人群;我们甚至可以把分化发生之前的那个创造了前期仰韶文化的人类共同体称为操原始汉藏语系共同语的人群。研究汉藏语系语言史的学者很早就发现,汉语与属于藏缅语族的诸语言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共同起源。但是光采取比较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大概永远无法回答:汉语与藏缅语族的分化,究竟发生在何时、何地?正是分子人类学,向我们提供了寻找这类答案的最关键的帮助。

  我们知道,分子人类学研究所追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是人体内的遗传物质DNA。就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主题而言,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经由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DNA和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储存于上述种类DNA中的遗传信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过从群体水平上考查和分辨各种不同语言的混合人群所具有的特殊遗传结构,分子人类学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面,给予我们了解古代人群起源、发育、分化和融合以极大的提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1-03-20 03:1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专题║ 《民俗研究》:表演理论研究
下一条: ·[姚大力]谁来决定我们是谁(中)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张勋]白俄罗斯人的传奇散文:特征、与民族性格的联系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彭栓红]云冈石窟晚期造像的审美新变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