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王笛]我在美全国人文研究中心的日子
  作者:王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7-20 | 点击数:9309
 

  我在中心的研究课题是《社会主义下的公共生活——革命和改良时代的成都茶馆,1950-2000》,这是我20世纪成都茶馆和公共生活研究的第2卷,系统阐述社会主义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演变,考察新政权是怎样逐步削弱以茶馆为代表的传统小商业,怎样根本地改变了中国城市的经济结构,而同时导致了人们公共生活的日益衰落。但改革开放后,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而且繁荣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这个研究揭示在各个时期城市社会生活改变的过程和程度,茶馆作为一个微观世界,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演变。

  我研究室隔壁是一位年轻的助教授,研究古文献学,他在中心的课题是使用21世纪的最新科技,恢复一份12世纪希腊重要历史文献。他和他所在的国际研究小组在一本著名的手写本中发现,这个手稿实际上是在已经用过的皮纸上写的(可能动物皮比较珍贵,故写书者重复使用)。他们试图辨认那“隐藏”的文本,并取得重大突破,发现那是一份失传的十分重要的文献,《纽约时报》还为此做过报道。隔壁的另一边是一位研究艺术史的学者,她力图将那些残破的古画复原,考证那些失掉的部分原来到底是怎么样的,并通过现代技术画出复原图,可以算是艺术史的“考据学”。由于她研究的是中世纪中亚地区,经常要涉及中文文献,我是中心唯一能阅读中文者,自然随时可以提供对她的帮助。

  平时大家都在自己的研究室里潜心研究、写作,偶尔也出来倒茶倒咖啡,二三人站在过道里聊聊天,或讨论学术,或议论政治。但午餐却是马拉松,这是大家聚谈的最好机会。由于是自助餐,大家端着盘子自由坐,每天都可能有不同的组合,今天和历史学家聊,明天和哲学家侃,后天随宗教学家神游……饭后则到树林里散步。在那里,我经常想到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都是些有成就的学者,更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感慨。由于大家来自不同领域,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观察问题的角度,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

  从相互交流中,大家互相学习、切磋,一起“创造一个知识对话的共同体”。除了这些研究员外,还不时有著名学者的短期访问,做讲座,举办学术会议。根据不同领域和研究兴趣,住院研究员还自己组织有读书小组。由于历史学家最多,所以小组也最大。我们每周聚会一次,主要是轮流将在中心所写的论文或书的章节拿到小组讨论,听取意见。例如,我把我茶馆一书的导言和一篇关于秘密社会语言的论文拿到小组传阅,得到不少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在中心也经常谈论政治。这届研究员都是布什的批评者,从他们的政治观点看,都是民主党人。说实话,对此我并不感到吃惊,因为我早就发现在美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研究人文的学者几乎都是民主党人,至少从思想意识上看来。如我所在的系近50名教授,我没有发现一个是共和党的支持者,尽管老布什的总统图书馆就在我校,尽管我校学生大多数都是共和党人。与我同届研究员中,不少是奥巴马欣赏者。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还是党内初选,希拉里与奥巴马难分上下时,在中心的许多学者便都看好后者。

  虽然中心没有图书馆,但中心与附近的北卡和杜克大学都有合作关系,每天有专门的人到这两个学校借书还书,这样,研究员们可以不出中心的门,便可得到所需资料。研究员只需要在办公室或家里,将所需要的书目在网上填表提交便可。如果这两个学校的图书馆没有所需要的书,还可以通过馆际互借。他们还针对学者不同的研究领域提供额外服务,如他们经常将最新关于中国的新闻报纸放在我信箱里。在离开中心时,图书馆还给我一份全部我的借书记录,包括每本书的详细信息,作者、书名、出版社等,对以后做征引资料目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这个记录中,我知道这期间我共借过60本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博览群书》2009年第12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倪雪君]“她”字文化是怎样层累的
下一条: ·[葛维钧]穷搜百代 以竟厥功
   相关链接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
·[彭牧] 丹·本-阿莫斯:高擎“民俗学之火”·美国著名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斯逝世
·《中国香文献集成》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收录·[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美国《西部民俗》“中国民俗学的新方向”专刊评介·[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车韦萱]罗杰·亚伯拉罕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毛晓帅 ]桑德拉·多尔比个人叙事研究述评
·[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美]布鲁范德:《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
·美国著名民俗学家罗杰·吉奈里(Roger L.Janelli)教授去世·[李靖]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
·[孟子凡]民俗学视域下的空间·[美]布鲁范德:《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朝戈金、高丙中当选美国民俗学会“荣誉国际会士”·[罗安平]葆育地方感:美国阿帕拉契亚的民俗实践
·[张静]《北美民俗研究》与美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和学术转型·[谭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