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伟峰]少数民族家族教育浅析
  作者:李伟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21 | 点击数:13788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摒弃了教育中的非科学因素,趋向于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育,寓教于乐越来越成为包括少数民族家族教育在内的选择。
少数民族家族教育对个人、民族和社会具有重要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个体而言,家族教育首先能够满足其生存、发展与享用。
个体在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个体必须习得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技能、行为规范、价值伦理,尽管这些内容的学习伴随着个体的一生,但是相比之下,青少年时期对人的社会化具有独特的意义。而对青少年而言,这些内容的获得首先来自于庭,由于彼此间固有的血缘、情感关系,家族成员的言传身教对后代的影响无法估量。
对族群本身言,家族教育保存且传承着本民族文化。
家庭是民族文化保存的起点和基础,也是传承的基本组织和渠道。任何民族或社会群体,都生活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道路,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和心理。而本民族文化的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样来自家族教育,家族通过对后代有关本民族历史族源、生活方式、价值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使幼体获得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整合,传承民族文化。
对社会而言,少数民族家族教育具有维护和控制功能。
少数民族家族以“劝”、“戒”、“禁”和“惩”等方式规范家族成员的思想、行为,提倡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互助互爱等善行,反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道德败坏等恶行,并且禁止嫖、赌、斗殴等。良好的家风不仅对家族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积极影响,对社会风气也起着不可小觑的净化作用。全家万户的门风汇集起来,便形成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舆论,反过来,这种社会舆论对社会群体中对的每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又起着制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族群的家族教育具有维护社区稳定和实现社会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0.
[2]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
[3]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唐军.蛰伏与绵延:当代华北村落家族的生长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5]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 
[6]雷学华.中国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7]关荣华.四川苗族教育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5).
[8]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壮族文学史编辑室编.《壮族民间歌谣资料》第二集[C].1959:278.
[9]《连江辋川蓝氏族谱》[Z],清同治十年.
[10]《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八《杂录》[Z],民国三十三年.
[11]《连江辋川蓝氏族谱》[Z],清同治十年.
[12]雷学华.中国民族教育的优良传统[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
[13]何积全主编.水族民俗探幽[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153.
[14]袁同凯.浅析哈萨克族哲理歌的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1996.(3).
[15]海存福.回族家庭教育功能研究[J].回族研究,2000.(1).
[16]赵世林.民族文化的传承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1).
[17]《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八《杂录》,民国三十三年,种玉堂镌.
[18]蓝炯喜.畲民家族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269-275.
[19]《清代硃卷集成》第75册,第169页。转引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126.
[20]编写组.京族简史[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61.
(原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08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柯杨]论伏羲神话传说的文化史意义
下一条: ·[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宗教信仰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线探幽:以三个家族为例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