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李伟峰]少数民族家族教育浅析
  作者:李伟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21 | 点击数:13682
 
1.实践性
这一点与少数民族家族重视生产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相比于汉族教育而言,学校教育不甚发达的少数民族更主要的是依赖家庭(族)教育与社会教育,教育的内容则偏重生存实践方面,可以说,实践性是少数民族家族教育的特点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生存环境较恶劣,在此情况下,创造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财富成为了各少数民族的首要任务,这就相应决定了其家族(庭)教育必须以生产劳动教育为主要内容。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分析指出的,少数民族家族(庭)对其幼辈的从不溺爱,他们从小就在家族成员的带领下参加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生产,家长在劳动操作中言传身教,向晚辈指点和传授生产经验与劳动技巧。经过反复历练,至十五六岁左右,晚辈便可以胜任成年人的基本劳动工作。
除劳动生产技能外,年青家族成员还必须习得生存所需的其它能力和惯习,如信仰、艺术和道德等,这些知识对年轻人而言也是顺利实现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除了通过社会获取之外,家族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在家族中,父母的现身说法,自己的耳濡目染,促使这些生存技艺在不自觉中内化到自我身上。
2.民族性
不同族群的生活和生产文化是民族共同体在世代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累积并传承的结果,正是基于这些知识区分“自我”与“他者”。而教育特别是家族教育在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民族传统教育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于物质生产、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娱乐游艺等众多方面。由于缺乏有关民族历史和传统的文字记载形式,使得民族传统和历史的保留传承更多的必须依靠口耳相传的原始方式。而家族无疑是这种原始方式付诸实践的最好的单位。青年成员在家族(庭)中最先接触到这些内容。家族长者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传授着有关本民族的传统与历史,幼辈则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接受了它们。而每次重大时刻,在几近狂欢的情景中,年青家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感更是得以强化。
还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家族教育更偏重于从民族的整体角度对后辈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家族的传统及历史被融入到民族共同体洪流中,这与汉族家族重视本家族的历史形成可鲜明的对照。
3.宗教性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宗教和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少数民族多有所信封的宗教信仰,此现实必然要反映在家族教育过程中。族群后代通过家族长辈的言教和身教,自己的观察模仿、参与体验,习得本民族的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家族教育的宗教性特点在平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有着鲜明的体现。如回族家族教育以“严”字当头,家长从小就严格依照伊斯兰教精神对后代进行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风俗惯习等方面的教育。长辈必须指导并监督家族幼辈完成每日的功课。又如上面曾提及的京族。作为以渔为业的民族,京族在渔具及其操作使用方式方面都有特殊的语言、信仰和禁忌。新建造的竹筏在下水前忌坐其上,坐船时忌讳双脚垂于船外和船舱,船头烧香处禁坐。出海人忌出入未出月产妇的房屋。[20]
在家族举行祭祀活动过程中,教育的宗教性特点尤为突出。壮族的水神祭,畲族的盘瓠祭、瑶族的盘王祭、苗族的吃牯脏、藏族的山神祭,在这些神灵的祭祀之日,家族、村庄乃至整个民族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对家族成员而言,无疑是他们接受宗教信仰教育的绝好时机。
相对于伦理道德知识的习得主要依靠“劝”的方式,宗教信仰知识的传承则主要凭借“禁”、“严”的方式。一如上面所提及的伊斯兰教、佛教、萨满教以及各种禁忌对人的众多要求,实际都是以否定的方式肯定正统的观念和行为。
4.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是从古至今的教育追求,它在少数民族家族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我国少数民族多缺少文字书面教材,促使其更多的是把教育内容寓藏于娱乐活动中,使后代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领悟成长。
民间歌谣是常见的乐中蕴教的形式之一。前述的壮族《农事季节歌》、《全家工作忙》是关于劳动观的教育;浙南、闽东一带盛行的《二十四孝歌》则是关于孝道的教育;说唱史诗则是关于民族传统的教育。
民间舞蹈也是富含启发教育意义的教育形式。青海撒拉族婚礼中所跳的“骆驼戏”,土家族祭祖所跳的摆手舞等都充满了丰富的教育内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柯杨]论伏羲神话传说的文化史意义
下一条: ·[吴占柱]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宗教信仰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
·[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高荷红]赫哲族“伊玛堪”歌手传承路线探幽:以三个家族为例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