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是我国各民族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无不充斥着德育中心思想。
家庭伦常是族群家族德育教育的最重要表现。受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倡、表彰和践行“孝悌”也成为少数民族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家族制度较为发达的族群中,孝的思想被明确记录在家谱文书中。如福建连江畲族《连江辋川蓝氏族谱》载:“孝,庸德也。得此,未足称奇;失此,即为恶首”,“百行,莫大乎孝者。”[9]来自同一地区庐丰乡畲族蓝氏族谱则订有《遗训》十则,“谨将遗训十则,每月朔望日聚集祠内宣讲”。[10]家族视不孝为大逆不道,严惩不孝者。“倘忤逆不孝,一经父母投首,所家房责罚。令其改过自新。如仍蹈前愆,终身不许入祠与祭”。[11]
孝悌要求家族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明伦理,尊宗敬祖,强调家族成员情同手足,互让互谅,相互支持。白族家族在日常生活中从小教育子女见了长辈首先问候致敬,在家起立让座、端茶送水,道路相遇则须主动让道或提供帮助。在特殊节日,如每年年初二至初五早上,要求子女们给村中50岁以上端老人逐个送早点,向老人恭祝新年。[12]
不仅如此,少数民族还把家庭伦常推广至家外,对外也要求践行孝悌,提倡团结互助。如上面所叙的白族过年时的拜老活动。在诸多少数民族中,每逢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或天灾人祸,全村居民都会主动慷慨相助。袖手旁观者势必受到族人和社会舆论的谴责,难有立身之处。清末水族《石氏家训六条》:“尽礼相待。积诚相感,则受人人爱,敬人人敬。所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也。”[13]
少数民族的家族教育还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对家族成员进行品德教育。如哈萨克族同一“阿吾尔”(家族)的任何长辈都有对下一代进行品德教育的义务。他们经常利用的教育形式有民间故事、歌谣等。“大雁结队南北飞行,松树连成片才茂盛;人和人相互依赖生存,狼也不吞噬自己的儿孙。”[14]歌谣生动表达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少数民族的品德教育内容还很多。无论如何,少数民族家族的首要任务是十分重视教育培养人格健全的后代。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内部大体都能和睦相处,社会秩序安定,这与其注重成员的品德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3.宗教信仰教育
宗教信仰在我国民族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信奉着不同的宗教,各种宗教的禁忌、礼仪、教义等渗透进民族文化中,这种渗透意味着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无形教育对道德教育中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此,民族地区逐步形塑教育与宗教相互交融并存的格局。
在回族的家族教育中,伊斯兰教的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处于教育的核心位置,而这些知识的习得基本是通过家庭实现,家长通过严密的宗教礼仪和严格的教规对子进行宗教文化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很容易内化到后者身上,从而顺利的实现伊斯兰文化的代际传承。而且,家庭的宗教内容教育和寺院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家长经常带着晚辈到清真寺中接受伊斯兰文化的洗礼。
不惟如此,随着通婚圈的扩大,回族族源日益多元化,回族家族还需承担对家族中的非穆斯林成员的伊斯兰教育。如对非穆斯林新娘,家族长辈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对其进行有关伊斯兰的教义、教规、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教育直至其成为伊斯兰信徒。[15]
傣族基本也是一个全民信佛的民族。佛教信仰成为傣族生活的精神支柱,一般的傣族家族教育都表现出独特的宗教意识。傣族家族要求男子一生中要出家一次.一般七、八岁就被家族送去当和尚,接受宗教教育,学习傣文和经书,只有这样才算成人,否则就将遭到歧视,视为野人。男子十二、三岁要纹身,在胸、背、手腕、大腿等处刺经文宇母等,否则被视为懦夫。如果家族成员在其生活中丧失了最起码的宗教色彩.会被同族人视为对民族的一种背叛。
有些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宗教教育场所,围绕这一场所,家族对其成员进行与本族群相关的宗教信仰教育。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火塘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火塘被视为神灵及家族祖先的寄居处,是家族的象征,也是家族成员与神灵沟通对话的地方。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家族都要围绕火塘举行系列仪式,充满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火塘遂成为家族教育的核心基地。[16]
不少民族还设有专门的寺院教育和经堂教育以便对后人进行教育。寺院、经堂教育经常与家族(庭)紧密结合在一起,二者互为补充,相互强化。
透过此类特殊场所,少数民族对家族后代进行本民族的世界观和宗教信仰教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