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李建宗]裕固族民间故事母题初探
  作者:李建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1-06 | 点击数:15955
 


  摘 要 在裕固族民间故事中,既有英雄神圣历程的“书写”,也有奇特幻变的想象,还有神秘怪异的婚恋叙述,这些故事中包含着一系列的母题,形成了一个母题链。搜集、整理裕固族民间故事,分析和归纳裕固族民间故事母题,对探讨裕固族民间故事的渊源和流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裕固族;民间故事;母题


  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裕固族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无字”时期。以口头传承为主要特色的民间故事,积淀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重新发掘、搜集和整理裕固族民间故事,通过大量的裕固族民间故事中的母题研究,把其置于世界民间故事研究的视野之中,在整个裕固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母题”(motif)是一个音译词,最早为音乐术语。在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民间故事研究专家斯蒂·汤普森(S·Thompson)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把所有的民间故事分为类型和母题,并且指出:“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他还认为:绝大多数母题分为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众神,或非凡的动物,或巫婆、妖魔、神仙之类的生灵,要么甚至是传统的人物角色,如像受人怜爱的最年幼的孩子、或残忍的后母。第二类母题涉及情节的某些背景——魔术器物,不寻常的习俗,奇特的信仰,如此等等。第三类母题是那些单一的事件——它们囊括了绝大多数母题。正是这一类母题可以独立存在,因此也可以用于真正的故事类型。显然,为数最多的传统故事类型是由这些单一的母题构成的。”[1]后来芬兰民俗学者阿尔奈(A·Aarne)创建了民间故事分类体系,汤普森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阿尔奈-汤普森分类体系,简称AT分类法。从此之后,母题便成为民间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通用范畴。母题作为“文学的叙述代码”,在研究民间故事的过程中,“如能将它们与某种原型和母题结合起来,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意义,发现其中积淀的某种特定的历史内容、人类经验和文化心理。”[2]

  一、英雄故事:神圣人生历程的“书写”

  因为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社会,人类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只能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万能的英雄身上。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长期以来流转迁徙的生活以及沉痛的民族历史,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英雄崇拜。再加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冲突,他们越发渴望在本民族内部诞生顶天立地的英雄。同时,由于自然条件的严酷和生存环境的艰难,裕固族人更需要在灾难中出现能够拯救人类的英雄。因此,在裕固族中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英雄的民间故事。

  长期以来英雄情结作为一种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人们不断生发出关于英雄的神话,经过精心美化和大力渲染,为英雄戴上神圣的“光环”。从奇异的出生到曲折不凡的经历,都烘托出英雄的神性。在裕固族英雄故事中蕴含着奇生异貌、降服魔鬼、暴力复仇和救美完婚等母题。

  (一)奇生异貌母题

  奇特的出生和怪异的相貌是英雄区别于凡人的明显标志,使其具有一种超人的特性。这一母题包涵在中国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像汉族中间流传的包公故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在裕固族口头流传的几个格萨尔故事的不同“文本”中,都出现了格萨尔奇特出生的母题,有的是青蛙,有的是巨人。

  “世界所有的民族经过同样的历史阶段,从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演变,从简单的社会到发达的社会,原始人的思维全世界是统一的或类似的,所以同类的神话母题是同类的心理产物。”[3]在人类想象中的英雄是神与人的“复合体”,神人交感的母题经常出现在世界各民族的民间故事之中。太阳和月亮是裕固族人所敬仰的最高神灵,《格萨尔的传说》中格萨尔的母亲梦见太阳和月亮飞入自己的肚子里,自己便怀孕了。[4]佛教是裕固族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佛祖和观音也是裕固族信仰的主要神灵。《斩龙记》中观世音菩萨投胎转生为王太子,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和怪诞的气氛。[5]

  (二)降服魔鬼母题

  人类在欠发达社会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显得束手无策,于是通过自发的想象把其嫁接于神魔,魔鬼通常被认为是灾难的起源。因为出自一种减轻灾难程度和缩短灾难周期的本能想法,魔鬼的相对应物——英雄便产生了。在“二元对立”认识论的影响下,英雄身上体现的出的神性和正义,及其英雄身份的确立,正是通过与魔鬼的斗争来实现的。

  在斗争过程中,法器是英雄战胜魔鬼的主要凭借,使英雄最终降服了魔鬼。在《莫拉》中的英雄莫拉去降伏雪妖时,别人送他宝马、避水宝衣、神箭和羊鞭等法宝,这些法宝使其一路克服魔鬼所设置的种种关卡,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这一切使莫拉成为英雄,也使裕固族先民得到最大的精神安慰”[6]《斩龙记》中王太子用宝剑斩断蛇身,为国为民除害。在斩除妖魔的过程中,宝剑是他的唯一法器。“神助”是英雄降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双方势均力敌时,经常会出现神灵相助。《莫拉》中太阳神借给莫拉一个宝葫芦,莫拉用其烧死雪妖。[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建宗]口头文本的意义:民族想象、族群记忆与民俗“书写”
下一条: ·[李建宗]多民族文学史观中人口较少民族的口头文本
   相关链接
·[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
·[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
·[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