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富育光]浅析曹雪芹笔下清代祭礼与贡俗
  作者:富育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0 | 点击数:17026
 
在红学研究中,有的文章谈及了宁荣除夕祭祖情节,似乎认为是汉族京畿或江南一带普遍皆有的拜祖庙、祭家堂活动。没有摆到满族官宦家族年关祭祖的应有地位,予以研究,似乎尚扭曲了作品原意。如果仔细研读,我们会清晰发现曹雪芹熟悉满俗,在本回中很注意忠于历史史实,严肃而一丝不苟地描绘这一很有特色的祭祀盛举的。我读雪芹书有感,作家本人当时很大可能通晓一些满文与口语。这在《红楼梦》全书中,有多处显露,而且语词中亦有满汉兼词汇者。其实,历史正若此焉。从我们征集与掌握的多姓满族家传中得悉,康乾时代官场习俗操用满文满语交际、书函往来,文书代达是较普遍的,而且满汉学并重。《吉林外纪》载:“吉林本满洲故里,蒙古、汉军错屯而居,亦皆习国语。近数十年(指乾隆末、嘉庆初),流民渐多,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就全国而言,“满族入关后满文在全国通行使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不论中央政权的发号施令,还是文武群臣的折奏疏章,不论是各省地方官员的呈报公文,还是各衙门之间的互往文移,无一不在大量使用满文”[⑧]。后来,提倡满汉文并用。乾隆朝时由于弘历帝的重视,“俱兼清汉文具奏”[⑨],甚至“不谙清语者从重治罪”。雪芹祖父之赫然资历、家庭之训教、本人之文韬博识,熟用当时“国语”是不足令人惊异的。
从本回祭礼描述、细节介绍来看,都与当时满文《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相吻合。从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习尚分析,满族神堂必设于西。“满洲世家,真正室之西墙,例设所谓祖宗板子,其制甚简。”引自《北平风俗类征》。满族古俗,崇尚西方。“国初尚右。”[⑩]“国初世沿古制,凡祭祀明堂诸礼仪,皆尚右。祭神仪,神位东向者为尊,其余昭穆分列,至今犹沿其制。”[11]尚右,方位以西为右,视为高位、至尊位。故此,神影背西面东。若设堂址,亦必建于宅院西方,以崇其辉。满族及其先民,世居白山黑水。孔颖达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卷四十五云:“惟肃慎为远夷”。《山海经》云:“不咸山有肃慎国”。《后汉书》、《晋书》皆云,其国界南包长白、北抵弱水,东极大海,广袤数千里。其习俗依山傍水,夏巢冬穴,素喜以木质架构为楼舍主体。村寨宗祠择木为栅,役匠抹泥为壁,古朴坚固。《红楼梦》本回里,作者借宝琴所睹,描写满族宗祠的威严外貌:“初进贾祠观看,一面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阑……”从这短短叙述中,很具体地介绍了贾祠位于宁府西邻。因主家公爵地位,宗祠另僻西处单独阁院,并保持故土传统的黑木栅围墙。因满族崇信萨满教观念,尚白而视黑与红为凶色。对祖先享献吉地以黑色标帜。黑,满语“萨哈连”(sahaliyan),表示没有太阳的颜色,即暗色,黑色,象征亡灵另一世界。
在描写祭礼程序上,小说内容同《典礼》很一致,试略作如下比较:
《典礼》原文:
 “每岁十二月二十六日,恭请神位供于堂子”
 “画像神安放神幔正中”
 “公、侯……以下官员每岁春秋两祭”
《红楼梦》五十三回原文:
 
一日到二十九日前,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什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供遗真彩像。
 
《典礼》原文:
 
 “公、侯、伯、大臣,官员以及闲散满洲等……各在家祭祀”
 
《红楼梦》五十三回原文:
 
 “贾珍问尤氏,咱们春祭恩赏可领了不曾。”
 “贾珍自鸣得意地讲:‘……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袭穷官,仗这银子上供过年。’”
 
《典礼》原文:
 
 “若实在不得女萨满,各家……点香敬酒,本家主叩头领牲供肉,叩头祭祀”
 
《红楼梦》五十三回原文:
 
“贾敬主祭,贾赦陪祭。”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杨树喆]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
下一条: ·[富育光]满族灵禽崇拜祭俗与神话探考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屈啸宇 彭连生]公产环与清代浙东村落的地缘共同体
·[孟晓峰 高西成]清代李氏当王谶语与复明思想的复合·[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兰锦]《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楹联的分析比较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龙圣]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任雅萱]构建的系谱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
·[王晓葵]现代日本社会的“祭礼”·[肖海明]试论清代《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叙事结构和象征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