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施耐德]调和历史与民族
——历史性、民族个别性以及普遍性问题
  作者:施耐德 (Axel Schneider)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1-16 | 点击数:8950
 

  

  

  施耐德,曾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Erlangen University)、德国波鸿大学(Bochum University)和中国台湾政治大学学习社会学、中国史、日本学、政治学和东亚政治,1994年获得近代中国historiography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从2000年起担任荷兰莱顿大学现代中国学教授,于2006年建立现代东亚研究所并兼任该所所长,今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任教。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史学及政治学和中国思想史。

 

  近年来,民族主义及集体认同和集体记忆的构成与发展等问题又引起了学者的很大兴趣。这一重新关注不仅与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运动的再兴有关,同时也与全球化现象以及我们对现代性的理解相关。

  基于对两位被称作“中国的兰克”的杰出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和傅斯年(1896—1950)的史学的理解,我认为,首先,可以用德国的历史主义做背景来更好地理解现代早期的中国思想家所面临的有关现代性的主要问题。其次,正如已经被注意到的,一些被称为保守派的思想家确曾显示出对现代性问题较强的意识。然而这种意识并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有关语言、文化和历史的争论中。

  关于“现代性”,我是指正在进行的历史化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那些曾被认为永恒和普遍规范与价值的相对化。在欧洲,该过程的标志是关于世界结构的形而上学和神学假设的衰落,以及伴随而来的传统的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一致性断言的衰落。世界越来越被认为不是一个有限的世界,而变成一个元世界(meta-world),消解在多种可能的世界观的多样性中,多元世界观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了已经发生的变化。

  康德的哲学仅仅是通向马克斯·韦伯后来所说的“觉醒”的第一步。在他的认识论转变中,康德将世界结构转变为先验的意识的结构,因而为尚在进行之中的世界去中心化过程奠定了基础。然而,历史被理解为人类实在的历史性与相对性的观点尚未发挥作用——康德的世界依然是一个世界,尽管它变成了认识论的。

  但至迟到黑格尔,历史便成为中心议题,西方思想界自此以后始终在努力调和历史的相对性与普遍原则之间的关系。然而黑格尔的历史观不仅基于对历史个别性必须调和普遍精神的确信,它同时也提供了世界历史中绝对精神的目的论表达途径,因而最终使得个别性服从普遍原则。

  在德国唯心主义衰落过程中,其大历史观以及启蒙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前提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从赫尔德的个体文化哲学到兰克的历史主义以及狄尔泰的基于生命哲学的历史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反对相对主义的尝试,努力维护个别性,同时不放弃将历史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来追求。直到一战以后,这些努力才被逐渐取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偶然事件与规范原则之间的裂痕无法调和。例如,海德格尔驳斥了所有证明形而上的绝对性的企图,声称人类剩下的唯一带有普遍性的就是他的历史性。

  这些哲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没有重新建立一个普遍的历史目的论。作为启蒙主义的支柱的普遍理性,丧失了在历史中的主导作用,其本身也被历史化了。大部分历史主义和解释学的方法都否认启蒙主义关于进步的观念,并用“发展”的观点取而代之。这一观点基于对个体有机生长的类推,而不赞成一种靠一些在历史的进步过程当中实现的、可知之标准来定的优劣层次。

  根据反思“历史发展”的那种历史发展,我认为仅仅用理性进步这样一个概括性的观念或者任何其他绝对性观念作为现代性的特征都是不充分的。现代性应当被理解为各种内在的冲突和紧张,一方面,是一定程度上哲学的、神学的、历史的,或者科学的和确定性的复兴。另一方面,由尼采的断言所带来的后果,上帝死了,人类从有坚实的形而上学或神学基础的生活中获得解放,也就是说人类被逼迫过一种丧失这种稳定基础的生活。

  在中国研究领域,不认同理性主义的学者通常被视为是保守甚至反动的,然而在欧洲,正是保守派对澄清历史性的观念以及现代性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保守派的更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不同流派关于历史性、民族个别性和普遍性问题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

  在历史上,史学撰述在中国享有比在西方社会更高的地位,因此毫无疑问在各种现代的争论中,史学往往处在中心地位,不仅引发了对中国认同的重新定位,同时也使对现代性带来的挑战意识日益增强。早在晚清时期,西方观念已经开始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用以应对这种挑战的概念甚至语言。虽然史学早已受到进化论世界观的深刻影响,但在20世纪前10年情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引进的史学概念与传统的史学思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活跃并且多元化的史学话语。(《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13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耿羽]金融危机中的农民工问题
下一条: ·[郭于华]社会记忆与人的历史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陶子煜]当局者观·[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
·[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