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道士小说中的汉武帝:一代庸主非仙才
东晋南朝时期,也是道教的灵宝派、上清派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此时道教吸引一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加入,成为道教的新鲜血液和最富有活力的成员。他们中间有的人富有弘道精神,自觉地改造和利用民间传说服务于教理教义的表达。葛洪的《神仙传》、佚名作者的《汉武帝内传》、《十洲记》等道士小说属于志怪小说的一个特殊品种,但它对前期志怪小说的继承、改造十分明显:汉武帝传说的情节框架得到保留,人物特色也基本保留下来,但它主要围绕神仙实有、仙可学致的主题展开情节。
民间传说长期流行,所表达的一些想法会转化为宗教观念,一些神奇人物也会转化为信仰对象,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传说到信仰的过程,是口头叙事影响人们行为、口承文学积淀为民俗心理的过程。……从传说到信仰的文化运动既有民众不自觉的创作,又有上层文化‘精英’的合目的改造,既是自身演化规律的展示,又是民众心灵情感依托的必然结果。”[20] 民间传说被道士拿来宣扬神仙思想不存在什么障碍,因为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与民间信仰、民间传说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日本道教学者漥德忠把中国民间信仰称作“民俗道教”或“民俗宗教”,他认为“成立道教”与“民俗道教”之间并没有明确界限。[21] 道教不仅在产生之初利用民间传说和民间信仰,在东晋道教上层化之后,其神仙信仰和法术仪式仍然融合大量民间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内容。当然,道士小说流行之后,也会反过来对民间传说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的交流渗透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道士小说大多是对既有神仙传说的继承和改造,道士利用这些传说的题材、人物、情节,加入了道教的某些主张,所以道士小说中充满了道教的神仙思想,是所谓“辅道之书”。实际上,我们今天从文学性上着眼视之为小说的这些作品,在道教内部一向是被当作经籍的。譬如葛洪《神仙传》,贯穿着对神仙实有、仙可学致的宣扬,也包含对学仙方法、途径的指点。《神仙传》没有为汉武帝立传,但汉武帝被描述了5次之多。请看《神仙传》对汉武帝的描写:
篇名
|
主要情节
|
表达的思想
|
卷二“卫叔卿”
|
卫叔卿得仙后降临汉宫,武帝以臣民待之,卫叔卿离去。武帝遣卫度世上山寻找,卫叔卿拒绝下山。
|
神仙可学,但不得怠慢仙人,强梁自贵。
|
卷六“淮南王”
|
汉武帝听说淮南王刘安成仙,也广招方士,求度世之药,不得。后从西王母处得尸解之道。
|
神仙可学,但需遇到明师。
|
卷六“李少君”
|
李少君炼丹,因武帝不能绝奢侈,远声色,杀伐不止,喜怒不除,神丹未成。武帝悔求少君之不勤。
|
神仙可学,但不得嗜欲滥杀,求仙不勤。
|
卷八“巫炎”
|
巫炎服饵水银,白日升天。武帝获巫炎仙法,不能尽用,得寿胜于其他皇帝,不能成仙。
|
神仙可学,但需尽用仙法。
|
卷十“王兴”
|
汉武帝上嵩山,九疑仙人教他服食菖蒲,武帝不能坚持。王兴听说此法,采服不止,得长生。
|
神仙可学,但需持之以恒。
|
关于神仙是不是可以学得,道教思想史上是有争论的。《太平经》主张人不断学习和修炼可以成仙成神:“夫人愚学而成贤,贤学不止成圣,圣学不止成道,道学不止成仙,仙学不止成真,真学不止成神,皆积学不止所致也。”[18] 725 而嵇康《养生论》则认为神仙“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22]葛洪对嵇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服药求仙也好,仿效龟鹤以求延年益寿也好,都不是禀之自然,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前贤所记仙人千余人“相传皆有师奉服食”[23]46,都不是生下来就知仙道的。《神仙传》通过改造汉武帝传说,以生动的故事阐述神仙实有、仙可学致的思想。其卷三载:
王兴者,阳城人也,居壶谷中,乃凡民也。不知书,无学道意。汉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嶷之神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故来采耳。”忽然失神人所在。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经二年,帝觉闷不快,遂止。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唯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长生。邻里老少,皆云世世见之。竟不知所之。[19]7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黄景春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