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黄景春]汉武帝: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
  作者:黄景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4 | 点击数:31914
 
《内传》用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篇幅写西王母、上元夫人等向汉武帝讲述仙道科禁,传授五岳真形图、六甲左右灵飞致神之符等十二事的过程。为了得到仙法,汉武帝极尽哀求乞讨之能事。然而,西王母对他的评价是:“形慢神秽,脑血淫漏,五藏不淳,关冑彭勃,骨无津液,脉浮反升,肉多精少,瞳子不夷,三尸狡乱,玄白失时。虽当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10]291上元夫人说他“胎性暴,胎性奢,胎性淫,胎性酷,胎性贼”[10]292。听到这样的消极评价,汉武帝唯恐二位仙人不授给他仙法图符,一再自称臣、浊民,下跪叩头,乞求不已:
 
帝下席跪谢曰:“臣受性凶顽,生长浊世,面墙不启,无由开达。贪生畏死,奉灵敬神。今日受教,此乃天也。彻戢圣令以为身范,是小丑之臣当获生活,唯垂哀护,愿赐。”[10]292
 
汉武帝先后6次向王子登、王母、上元夫人下跪,5次给王母、上元夫人叩头,其中为了让上元夫人向他传授六甲左右灵飞致神之符,更是叩头流血。后来,在王母的促成下,上元夫人通过清真小童向汉武帝传授了六甲左右灵飞致神之符,王母向他传授了五岳真形图。然后,上元夫人和王母侍女田四飞先后放声唱歌,赞美神仙世界美好。天亮前,西王母、上元夫人等乘云气离开。可是,由于汉武帝得到真仙传授的真形图、灵飞符之后不遵科禁,不事修行,肆欲乱志,于是天火烧毁柏梁台,图符皆失,后来驾崩五柞宫。《内传》继承了《汉武故事》对汉武帝死后灵异事迹的描述,认为他可能通过尸解“得仙之下者”了。《内传》极力宣扬神仙实有,仙道可学,然而汉武帝并非仙才,而是一位庸主,他求仙失败完全是个人嗜欲滥杀造成的。这是小说表达的主要思想。道士通过编撰《内传》,借助对仙真降临汉宫的描写阐明道教旨意和修仙要诀,指明修炼大道的门径,也为进入道门者树立一个放纵嗜欲而求仙终将一无所获的反面典型。可以说,《内传》“辅道之书”的性质十分明显。
对于汉武帝一生求仙而不得,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曾有所解释。他说:
 
仙法欲静寂无为,忘其形骸,而人君撞千石之锺,伐雷霆之鼓……。仙法欲令爱逮蠢蠕,不害含气,而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黄钺一挥,齐斧暂授,则伏尸千里,流血滂沱……。仙法欲止绝臭腥,休粮清肠,而人君烹肥宰腯,屠割群生……。仙法欲溥爱八荒,视人如己,而人君兼弱攻昧,取乱推亡,辟地拓疆,泯人社稷……。秦皇使十室之中,思乱者九。汉武使天下嗷然,户口减半。祝其有益,诅亦有损。结草知德,则虚祭必怨。众烦攻其膏肓,人鬼齐其毒恨。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而无修道之实,所知浅事,不能悉行。要妙深秘,又不得闻。又不得有道之士,为合成仙药以与之,不得长生,无所怪也。[23]17-18
 
这段话揭示了做帝王与求神仙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不只体现在秦皇汉武等个别帝王身上,对于所有“人君”都是通用的。帝王自恃特权而逞强嗜欲与神仙任道无为而清静寡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因而汉武帝求仙失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内传》的精彩之处在于通过塑造汉武帝这个人物典型表达《抱朴子内篇》所论述的思想,即神仙实有、神仙可学的思想,而文学形象比枯燥的理论对民众的影响力总是更大也更深入。
 
四、汉武帝形象转变的文化原因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经过民间叙说和道士改造后转变为一代庸主,这不是偶然现象,也不仅是文学现象,而是一种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文化现象。汉魏时期的思想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的发展走向,是发生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
汉魏时期我国上古神话和原始宗教的文化氛围仍然比较浓厚,民间还在讲述古老的神话,信奉古老的神灵,举行古老的仪式,今天我们研究上古神话和原始宗教主要依赖汉魏时期文人留下来的文献。与此同时,在方士的鼓吹下神仙信仰日渐流行开来,宗教文化在稳定发展中酝酿着某种突破。这种突破的标志就是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从此道教登上中国文化的舞台。当然,汉魏时期也是一个人文思想大发展的时代,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又在各地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材的教育体系在全国建立起来,很多平民子弟获得了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汉平帝元始五年征天下通晓逸经、古记、天文、历算、小学、五经者,一下子就“至者数千人”[5]359。到东汉,学校教育更加发达,班固说当时“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26] 汉顺帝在洛阳扩建太学,据《后汉书·儒林传》载:“更修黉宇,凡所结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27]2547受教育群体扩大意味着凭借知识和技能谋生的“士”的队伍不断壮大,这些知识分子没有固定的经济基础,“虽然在精神上能驰骋于自由的王国,在现实生活上却反而失去了基本的保障”。[28] 他们有的人出身贫贱,成长于社会底层,但学成之后就有机会跻身于皇族权贵之间。知识分子游移于社会各阶层,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交流当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鸿沟并不明显,所以,汉代官方信奉的天人感应学说在民间中也同样流行,并对汉武帝传说发生较大影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黄景春的个人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体系和分类
下一条: ·[张志春]郭沫若与服饰文化
   相关链接
·[刘晨]帝王亲祀后土考辨·[戚婷婷]“不死药”的流变探析
·[史耀增]陕西省合阳县民间汉武帝信仰调查·[黄景春]东方朔:从历史人物到道教神仙
·[张勃]历史人物的传说化与传说人物的历史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