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如《疍歌》。
[11] 如《客音情歌集》、《山歌选》、《台湾情歌集序》(《民俗》1928年第3期)。
[12] 如《南洋的歌谣》(《歌谣周刊》1924年第70号)、《马来民歌研究》(见《马来情歌》)等。
[13] 如《潮州婚姻的俗诗》、《海丰人表现于歌谣中的婚姻观》(分别载《歌谣周刊》1924年第72号、74号)。
[14] 见《马来民歌研究》,作于1928年8月24日,收入《马来情歌》。
[15] 初稿作于1925年6月5日,收入《疍歌》、郑振铎编《中国文学研究》(1927年春,《小说月报》号外)以及1928年出的《民间文艺丛话》中。疍户本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南蛮"的一种,分布于粤、闽沿海地区,以其职业可分为鱼疍、蚝疍、木疍、乌疍(以采珠为业)。自古以来疍民只能世代舟居,不能与平民通婚,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是中国历史上的“贱民”之一。
[16] 《客音的山歌》作于1926年7月2日,原载《语丝》1927年第118期,收入《客音情歌集》和《民间文艺丛话》。
[17] 作于1927年12月8日,原载《民间文艺》1927年11、12期合刊上。后收入《民间文艺丛话》,引文见该书第41-42页。
[18] 参考陈子艾《粤风续九与粤风的搜集、传播和研究》(《民间文艺集刊》第2集)及其他文章。
[19] 顾颉刚为《粤风》写的序。
[20] 同上。
[21] 见《中国疍民文学一脔》。
[22] 本文是为谢云声编《台湾情歌集》(民俗学会丛书,1928年)写的序,收入《民间文艺丛话》。
[23] 作于1925年5月30日,收入《民间文艺丛话》。
[24] 作于1925年,收入《民间文艺丛话》。
[25] 见《绝句与词发源于民歌》,作于1828年8月22日,收入《柳花集》,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9年。
[26] 参见《关于诗经中章段复叠之诗篇的一点意见》,作于1927年5月28日,原载《文学周报》1928年第5卷,收入《民间文艺丛话》及顾颉刚编的《古史辨》第3册,1931年。又见《盲人摸象式的诗谈》,作于1928年10月14日,收《柳花集》。
[27] 顾颉刚、魏建功的文章发表在1924、25年的《歌谣周刊》和《国学门周刊》上。
[28] 见《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丛》1981年。笔者认为,他所采用的以今证古,以今日文化不发达的民众的习俗与创作去推断古代的文学现象的方法,就是人类学派的方法。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提出的“试察今之蛮民”,“证以今日之野人”的方法,其性质是相同的。
[29] 见他在古代文学研究座谈会上发言,载《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他认为这恐怕与少数民族对歌的风俗有关。屈原用的正是少数民族民间诗歌的传统形式,不过只取这种形式的前半(发问部分)罢了。
[30] 见马学良《记闻一多先生在湘西采风二三事》,《楚风》1982年第2期。
[31] 《歌谣的一种表现法――双关语》,作于1924年,原载《歌谣周刊》1925年第80号,收入《歌谣论集及《民间文艺丛话》中。
[32] 《谈兴诗》,作于1927年5月28日,原载《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周刊》1928年第2卷第23期,收入《柳花集》及《古史辨》第3册,1931年。
[33] 该书收民间趣事27篇。
[34] 据《拟目》,该传说集分3册。第1册,神话之部,计26篇;第2册,童话之部(包括寓言),计10篇;第3册,故事之部,计11篇54则。本书的缀言部分及14则传说,分别发表在1925年北大《国学门周刊》各期,有3则发表在北大《国学门月刊》1927年第1卷第3 期上。其余一部分发表在《陆安日报》及收入林兰编的各种民间传说故事集中。
[35] 顾颉刚《论地方传说――两广地方传说序》,《文学周报》1928年第7卷。
[36] 见《开展月刊》1931年10、11期合刊民间文学专号。
[37] 见《民间趣事》第1集《小序》,作于1926年4月18日。
[38] 见《中国古代几个鸟的传说》,作于1927年10月21日,收入《民间文艺丛话》。
[39] 有关孟姜女传说的通信共9则,分别发表在1925年的《歌谣周刊》和北大《国学门周刊》上,后收入顾颉刚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3册。
[40] 《歌仙刘三妹故事》、《中国古代几个鸟的传说》、《呆女婿故事探讨》、《致赵景深君论徐文长故事》均收入《民间文艺丛话》。
[41] 作于1927年11月25日,原载《民间文艺》1927年第6期,收入《民间文艺丛话》。
[42] 原载《小说月报》1925年第16卷第1期,收入《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茅盾1929年出版的《中国神话研究ABC》在论述蚕马神话时,观点已有改变,认为这一神话发生于四川,至汉时始为中国神话的一部分。蚕与马的关系是从其形象"身女子而头马首"而来的。显然,这是接受了钟敬文的意见而改变的。
[43] 作于1928年5月28日,见《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第3卷第35、36期合刊。
[44] 见余永梁《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话――槃瓠》,写于1928年5月26日,出处同上。余的主要观点:1,盘古传说是由苗民神话传入汉族的;2,此神话最早是该民族的图腾;3,关于马头娘与槃瓠的关系:马头娘传说在后者尚未传入以前,史籍已有记载,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与槃瓠传说有交叉混杂,发生演变,所以出现若干相同点。
[45] 作于1936年,发表在东京日本《同仁》月刊1936年10卷2-4期,原文为日文,中译在国内尚未发表。
[46] 本书最早分两次发表在上海《大江月刊》1928年11、12期上。1930年2月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丛书,由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印行。
[47] 20年代,鲁迅、茅盾和苏雪林等都开始注意到从神话学的角度研究《楚辞》,发表过一些值得注意的见解,但未免一鳞半爪,缺乏系统性,不能使人对《楚辞》中的神话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钟敬文的著作可以说是这方面尝试的一个开端。
[48] 见《屈原评传》第1节。
[49] 见该书附录部分《本文在大江上发表时题记》,作于1928年10月10日。
[50] 如苏雪林《九歌的分析》(节录自《楚辞九歌与古代河神祭典的关系》一文,见《蠹鱼生活》,真善美书店,1929年);玄珠《楚辞与中国神话》(原载《文学周报》1928年第6卷);茅盾《致大江编者论中国神话》(原载《大江月刊》1928年第12期,题为《关于中国的神话》)。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2009-10-1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