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杨栋 曹书杰]二十世纪《淮南子》研究
  作者:杨栋 曹书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1 | 点击数:35182
 


  (三)笺校和辑佚
  晚清民国以来,学者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淮南子》进一步订讹补阙、笺校注释。其间学者辈出,或措意于原文,或留心于训说,各有发明。如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刘家立《淮南集证》、吴承仕《淮南旧注校理》、于省吾《淮南子新证》、杨树达《淮南子证闻》、马宗霍《淮南子高注参正》、张双棣《淮南子校释》、何宁《淮南子集释》。
  上列八种,各有创见,多为学界所称 。其他还有金其源《读淮南子管见》一卷、沈德鸿《淮南子选注》、吕傅元《淮南子校补》一卷、陈准《淮南子札记》、王瀣《读淮南子记》、向承周《淮南校问》、胡怀琛《淮南集解补正》一卷、张纯一《淮南子评注》、谭戒甫《淮南一得》、王叔岷《淮南子校正》、刘殿爵《读淮南鸿烈解校记》、阮廷焯《淮南子札迻》、郑良树《淮南子校理》七卷、于大成《淮南子校释》等,其中亦颇多发明之处。
  另外,还有不少单篇论文,如唐莉的《〈淮南子〉高诱注献疑》、傅亚庶的《〈淮南子·时务篇〉“赏有功”辨正》、许匡一的《〈淮南子〉校注献疑》、马建智的《〈淮南子译注〉辨误》、李鹏举的《〈淮南子•天文训〉“太昭”说再探》、许学东的《〈淮南子〉校勘一则》、许匡一的《〈淮南子·兵略训〉今译指瑕》等文章亦颇有见地。
  此处所说“辑佚”有两层含义:一为淮南子对先秦佚书的辑佚价值,一为各家对《淮南子》佚文的辑集。兹分述如下。
  《淮南子》一书,杂采先秦诸家的史料,编辑成书,因而也保存了不少各家的引文,在先秦书籍大量佚失的情况下就更显得有一定的价值。为淮南文注出处者,清有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日本则有岛田翰之《古文旧书考》。民国以来,学者从此事者,杨树达之《淮南子证闻》中,颇有涉及,其余则有麦文郁《淮南子引用先秦诸子考》,阮廷焯《淮南子引用先秦诸子佚文考》。淮南出处之未明者犹多,对其详加考证,并辑佚成文,细加勘校,实为有功于学术,惜学界鲜有人从事之。
  《淮南子》自汉初成书流传至今,历时久远,其间文本的佚、脱、漏在所难免。对其佚文的辑考自然就成了学者关注的内容。清朝就有人开始对《淮南子》的佚文进行辑考。孙志祖《读书脞录》卷四《淮南遗文》略举数则,只是随笔札记,非为专治。用力于蒐集遗文者,始于王仁俊之《淮南子遗文》,在《经籍佚文》内,但遗漏尚多,吴则虞曾复为校补,附其《淮南子集释》后。刘文典亦有《淮南子遗文》之辑,载《三余札记》卷二,凡二十九条,其中四事是《淮南子·万毕术》文。另外,王叔岷昔年写《淮南子校证》时,亦辑存逸文四条。而于大成《淮南鸿烈遗文考》所得最多,且对误引者,凡有据可考皆随文注明。
  以上是对《淮南子》本文的辑佚,此外,还有专辑许注者。清儒就有五家:孙冯翼《许慎淮南子注》一卷(在《问经堂丛书》内),蒋曰豫《许叔重淮南子注》一卷(在《蒋侑石遗书》内),黄奭《许慎淮南子注》一卷(在《黄氏遗书考·子史钩沉》内),陶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王仁俊《淮南许注考证》、《淮南许注异同诂校补》、《淮南许注异同诂三续》等。清末民初以来对许注作辑佚者亦有二家:易顺鼎《淮南许注钩沉》一卷。叶德辉《淮南鸿烈间诂》二卷。
  通过以上对《淮南子》文献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的前五六十年,学者对于《淮南子》的研究,基本上沿袭清人治学的特点,注重文字的笺校义释和版本注本的考订。而近二三十年来《淮南子》的文献研究发生了变化:从事文献研究的学人相比以前少了许多,研究的成果基本上也以单篇论文出现,或只用力于《淮南子》的某一篇,或只专攻某一个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前几十年,学者在清人研究的基础上,《淮南子》的文献研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峰,后人很难再有大的作为;其二,七八十年代以来,学人对《淮南子》的研究由考据转向了义理,由整理转向了思想文化和其他理论的研究。可喜的是九十年代《淮南子》的文献研究出现了两部集众家之长的代表性著作,一为何宁的《淮南子集释》,一为张双棣的《淮南子校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语文新课程资源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李道和]《荆楚岁时记》岁首占候风俗的文献考辨
下一条: ·[刘立志]汉代《诗》学与民俗文化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陈昆 李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桃花坞新版画得失·[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
·[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