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折:专家们怎么说?
看完了媒体、愤青与地方官员们的表演,我们再来看看学者们是如何看待“端午保卫战”的。
这下该轮到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教授出场了。这几年,刘魁立与冯骥才一道,一直在积极地推动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是,刘魁立主要是一位理论家,而不是游刃有余的社会活动家。“端午保卫战”打了一年多,刘魁立始终三缄其口,但私底下,他一直在关注和思考着。
刘魁立提出的问题是:“端午节”与“端午祭”,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这很重要吗?就算韩国的端午祭与我们的端午节是同一回事,他们有资格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吗?
刘魁立给出的答案是:即便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是同一回事,他们也有资格单独申报,只要江陵端午祭本身是具有保护价值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端午保卫战”之前,国内的各地方势力就已经为了诸如“梁祝故里”、“董永故里”、“某某之乡”之类的所谓“文化名片”打得头破血流。刘魁立曾经在几次会议中对一这现象发表过意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口头文化遗产,具有“广泛性”和“共享性”的特点。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情况就更是如此。我们要特别关注中国多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许多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特定民族、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独创或独享的文化……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文化保护的过程都不应成为文化垄断的过程……不能把民族团结和人类交流的凝合剂变成影响团结交流的障碍。[13]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的就是为了人类多样性文化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保护变成争夺、变成垄断、变成影响社会和谐的障碍,那么,就与今天社会的主流意志背道而驰了。
而我们所谓的“端午保卫战”,只不过是把国内文化资源争夺的恶劣习气吹散到了国际社会,把内讧扩张成了外讧。
显然,闹剧的上演不仅不能为中国争得光彩,相反,恐怕得给中国的国际形象抹点黑。黑到什么程度?那得看闹到什么程度。
刘魁立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一文中进一步指出:
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可以被不同的社会群体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所享用。正因为有了这种共享性特点,它才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了重大意义,具有了世界意义。只有世界各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只有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广大民众都对自己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加以认真的保护,才有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4]
其实,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报并不影响我们继续过好自己的端午节,正如中国“少林武功”的申报并不影响印度的佛教徒继续他们的任何一项宗教事务。可是,许多愤青(包括许多教授级的“老愤青”)并不这么看,他们把韩国的申报行为引为中国的“国耻”,打着“爱国”的旗帜,借机发泄他们长期积压的各种不满情绪。
这种心态确实有点怪。一方面,他们很在乎国际社会的这个荣誉证书;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这张荣誉证书的意义和用途却一无所知。
真是“无知者无畏”呀。一群鲁莽而可爱的“爱国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