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有些学者认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文化的多元性是否可能?能否谈谈春节文化和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吗?
【特邀嘉宾:乔晓光】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及时,也触及到了许多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了定局,我们进入WTO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现实,生活当中总是有得必有失。目前我们在发展现代工业化的时候,我想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急功近利的“现代化”实现,这些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它忽略了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生态整体的发展,尤其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没有断裂的文化传统,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文明转型期。古老的农耕文明,面临着消失、流变,新的现代化模式正在形成。实际上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两个文明,像生物链的一个交接期,就是说,旧的要消失,新的还没成型,这实际上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机遇的时代。我们必须有一个整体发展的战略思维,使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避免丧失掉具有发展潜力的资源。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古老民族,保存和发展文化的多元性是有可能的。因为现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形态当中,多民族的活态文化资源还在传承着,这就是包括像春节这样许多生活形态的民间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非文字的、口传的、活态的,是和这个民族广大民众群体息息相关的,这种文化资源也是一部民族文化历史。
【特邀嘉宾:乔晓光】司马迁用毛笔记下了文字的史记,民间用节日、用民歌、用剪刀、用口传的史诗、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传承记载了一部活态的文化史。
【特邀嘉宾:陈岗龙】我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保存和发展文化的多元性是有可能的,而且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拿春节文化来讲,它已经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是多元文化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涵,因此,春节文化和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为春节不是一个单一的文化现象,而是综合的,它的内涵是方方面面的,所以我们现在感到需要保护的很多文化现象都包括在春节文化当中了。比如说:民间文学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春节期间表演的,像民间小戏是非常需要保护的,这是汉族地区的。那么民族地区来讲,民间的口传文化、民间的艺术、民间的歌舞还有物质形态的民间文化,像乔老师研究的剪纸还有年画、泥泥狗,这些文化主要登台基本上都是在春节节日期间。因此,春节不仅仅是一个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段,而且也是这些非物质文化产生和传承的最主要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大的载体。因此,我认为春节文化跟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是非常非常密切的。
【热情薯片】我觉得现在被我们忽视的文化实在太多了,举一两个例子,如现代人知道热爱插花,很多学校为宏扬民族文化也都开设了一些课程,但对古人精致的头饰却一无所知,我想很多时候对于古人来说她们也同样更关心自己身上的头饰吧!头饰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暂且不谈,中国古代比插花还要精致还要审美的头饰,完全可以启发当今的服装业、旅游业、手工业。仔细观察一下当今就算是流行文化,人们在无形中都会去学习武侠片中古代美女的发饰,如扎着一些花花绿绿的假辫,不妨也可以理解人们在模仿武侠片中古人吧!
【s秋水伊人s】“文化的传承,即便是在异文化的强势同化下,仍以移民抗拒异化的民俗生命力继以支持,为远离母土的漂流生涯,维系一条根系的丝练。”请问嘉宾是如何看待民俗的生命力和抵抗力的?
【网友嘉宾:晗薇】一种文化在寻求自身发展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是吸收异己的东西来丰富发展自己,而不是让它来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迷失自我,这就是为什么“文化的传承,即便是在异文化的强势同化下,仍以移民抗拒异化的民俗生命力继以支持,为远离母土的漂流生涯,维系一条根系的丝练。”
【特邀嘉宾:乔晓光】我们更希望在本土上来关注考虑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民族的民俗,不仅仅是样式,她有着更深刻的生存意识积淀。民俗样式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种生存意识的停止,无形的精神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您能否以春节文化为例谈谈您对这一论点的看法。乔先生和陈先生是否可以介绍一下黄河流域民间的春节活动。
【特邀嘉宾:乔晓光】“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我理解人类的丰富性是由不同民族的独特性形成的,民族的独特性正是世界性的具体存在,但这里应当强调的是“民族的概念是活态的,是有生命的,有传承创造活力的”。我想“越是民族的”这句话有一种对人性的更深层、更具有包容性的理解。民族的不是样式,我理解更多的是指一种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基因。“越是民族的”,并非是是指古老不变的,民族的更多的是指一种有文化传承积淀的独特的人性思维存在方式。民族性的生命活力,应该具有更好的应变能力。
【特邀嘉宾:陈岗龙】费孝通先生说过:“美人之美,美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美。”我认为我们接受人家好的东西的时候也把我们的好的优秀的东西拿出来给人家看,我们反对文化霸权的同时也不把自己的东西过于刻意地强加给别人。只要我们的文化是好的,美的,世界自然会接受的。我们最主要的是怎样把春节民俗发扬,使之逐渐成为一个除了中国人之外的人们也喜欢并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价值观的文化载体。其关键是我们多一些对春节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少一些表面的喧哗。
【s秋水伊人s】通过节日的习俗,通过全民的过节活动,民族文化精神得到普及、延续和发展,在促使全民族团结方面有重要作用。请问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节日习俗的这种重要作用的,在当代社会如何加强这种作用?
【特邀嘉宾:陈岗龙】节日实际上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最恰当的一个平台,它不仅是本民族的成员享用和传承的,而且它也是对其它民族开放的。因此,通过节日文化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民族性格,促进对这个民族的深刻了解,促进了解以后它自然就加强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之间的了解,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节日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的窗口。在当代社会,加强节日文化的上述作用不是在表面上把节日文化变成比较肤浅的歌舞的海洋,而是要挖掘节日文化能够体现这个民族文化精神的东西,把它展现给其他民族的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