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钟敬文]“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
  作者:钟敬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25421
 

三、民俗文化学的兴起

  丙、通俗文学登上文坛

  唐、宋以来,那种产生和流传在城市的通俗文学逐渐兴盛起来。到了明、清时代就更加发达了。现在所谓文学史上的“四大小说”,就是在这些时期出现的。从作品的种类看,除了一般较大型的小说、戏曲外,还有小型的小调、俗曲等。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小说。前期它的产生过程及演变,据一般推测,大略如下。先有一些民间流传的故事,城市的民间艺人把它收编起来(中间可能还有“书会先生”的参加)给以讲说和不断修改。后来,某些文人学士看上了它,又把它修订、编纂(或大力再创作),印行出来。到了后期,有些不得意的文人就利用这种说书形式自己创作了(例如《红楼梦》、《儒林外史》之类)。其它种类的通俗作品,有的产生、发展过程,大略可能也是如此。例如弹词。它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唐代的佛曲,甚至于战国的“成相”,不管怎样,它首先是民间弹唱的文学形式,并且似乎是有过演说史事的作品在口头流布的。但是到明代中后期已经就有文人仿作,像杨状元(慎)的《甘一史弹词)}。到了明清易代的时候,抱着家国之痛的文人,就更要借它(弹词的形式和历史事实)来抒写自己的满腔悲愤之情了。熊开元的《击筑余音》、贾凫西的《木皮鼓词》(又称《历代史略鼓词》),就是这类作品。到了晚清,小说家李伯元还用它写作过《庚子国变弹词》。

  上面一些文学史的事实,说明通俗文学,本来出生于民间(有的开始还是民众的口头文学),后来经过文人的修改、再创作(甚至于利用民间形式去搞新创作),它自然起了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被提高了。尽管如此,它还不能根本改变原来的地位,仍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野文学”。大家知道,清代政府所修的四库全书,收罗历代文籍是相当丰富的(当然那些政治上犯禁的,要受到排斥或涂改),但在那里一般的白话小说和戏曲等,都没有厕身的资格。至于像《水浒》、《红楼梦》等优秀作品,却免不了以诲盗、诲淫的罪名而频遭禁抑的事情,更是大家熟知的了。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没有根本改变,科举制度和士大夫的顽固头脑以及社会上的习惯势力依然存在。这就必然使那种非正统的民俗文化(通俗文学及相关的其它作品)翻不了身。

  晚清时期及民国初年,情形稍有变化。在那革命思潮高涨的时刻,进步知识分子,为了唤起革命意识、开拓人民知识,不但要利用民众中流行的山歌、民谣等口头文学形式,也要利用通俗文学的形式。当时用小说、戏曲、小调等形式去写作宣传新思想、新事物的作品,大量出现于报刊上。像梁启超这样的志士文人,就曾用广东的戏曲形式(班本)写过《新罗马传奇》。特别是那位后来反对新文化运动最出力的林纤(晚清时他还是一个社会改良主义者),也曾在白话报上发表过通俗文学形式的道情。其它就可概见了。这里还要提出的,是这时期,新学界对于那些传统的通俗文学(如小说、戏曲等)都有比较新颖的见解。尽管其中有些见解,现在看来并不高明;但是把它放在当时文艺理论思想史里去看,还是有相当意思乃至价值的。即使在这样时期,也没有使那些通俗文学,真正取得正统文学的地位。这种好景的到来,分明还有待于更大风雷的震动,还有待于更大浪潮的冲击!

  “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这种更大的风雷和浪潮!

  当时澎湃汹涌的文学革命和语文统一的运动,推出了通俗文学,抬高并确定了传统通俗文学中优秀作品的位置。

  在新文学运动发生的初期,那些先驱们就明白提出,要用普通话(白话)代替脱离生活实际的文言,要用这种多数人能听能说的语言,去写作一切应用文字及文学作品。在追溯白话文学的起源及论证它的“语言教师”作用时,他们指出了明清以来的那些优秀小说(《水浒》、《西游记》和《红楼梦》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正宗。(我们今天回顾起来,这实在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例如在那篇新文学运动首先发难的文章里就这样写着:“今人犹有鄙夷小说为小道者。不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皆文学正宗,而骄文、律诗乃真小道耳。”又说:“吾惟以施耐庵、曹雪芹、吴研人为文学正宗,故有不避俗语俗字之论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另一位急先驱大声喊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那第三项的末句说:“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下文在指出韩愈“变八代之法”的文学史意义及两种缺点之后,接着又说:“元明剧本,明清小说,乃近代文学之粲然可观者”。并指出由于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归、方、刘、姚)等的罪过,使得“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几不为国人所识。”(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期)

  此外,当时先锋队伍中有些学者,虽然觉得过去“小说之作品,其有价值者乃极少”,但是,他仍然同样承认:“小说诚为文学之正宗”。(钱玄同:《寄陈独秀》,《新青年》3卷1期)使我们不禁惊异的是连上文提到的那位新文化的死对头林纾,在当时也被迫承认“白话至《水浒》、《红楼》二书,选者亦不错。然其绘影绘声之笔,真得一‘肖’字之诀”。并以《水浒》中“武松之(登)鸳鸯楼”为例,详论其笔墨的精妙。尽管他强调的道理,是白话的好文章是从古文中得来,“无古文,安有白话?”至于把明清的通俗小说推作文学正宗,他老先生当然是更不会承认了。

  上述那些先驱们拥护通俗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一些意见,现在看起来,虽然平淡无奇,在60多年前可不得如此。这只要看那些时期,以林纾、严复、梅光迪、章士钊等为代表的反对言论及悻悻之态,其非寻常意义可以想见了。但是,中国文字及文学必须根本改革,对过去传统文化(特别是上层阶级的文化)必须给它重新估定价值,这是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世界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加上国内越来越多的人的觉醒和拥护,这种文化狂澜决不是那些人(不管他是所谓饱学之士或目不识丁的人)所能够用力阻止的。历史运行的结果,确切证明了这点。倒是严复《书札》里那句话;“此事全属天演”(参看严复:(《书札之六十四》,《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第三编),颇有见解(多少有点进化论的见识),虽然他的结论和态度是不可取的——70年来的史实正打破他所谓的“优存、劣败”的主观预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刘锡诚]民俗百年话题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国际视野下的高原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
·[刘大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七十年·[张青仁]民族民粹主义与民俗学的浮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