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1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1年会专区

[梁玉婉]消失与重构:儿童的仪式再生功能
——基于海南省会文镇冠南村中元节“插香”仪式实地调查的思考
  作者:梁玉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1-06 | 点击数:1595
 

 中国民俗学会2021年年会论文•

 
消失与重构:儿童的仪式再生功能
——基于海南省会文镇冠南村中元节“插香”仪式实地调查的思考
梁玉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摘 要: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存在着丰富而独特的节日仪式与风俗。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冠南村就存在着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元节仪式,名为“插香”。通过“插香”仪式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冠南中元节“插香”仪式近年来呈现消失趋势。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与社会的急剧变化,当地民众对“插香”仪式的文化意义呈现怀疑或者完全茫然的状态。面对仪式的消失状态,学校主流教育思想的普遍化、乡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以及互联网对儿童观念模式的改变是主要的原因。仪式的重构与再生,与儿童在仪式中是否起到积极主动的作用,承担参与、创造与传承的责任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元节;仪式再生;儿童;消失与重构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梁雅明]黄河文化视野下的河洛“福”文化的当代传播与再造
下一条: ·[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
   相关链接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李欣然]童谣,游戏与操场: 艾欧纳·欧匹和彼得·欧匹的儿童民俗学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毛心韵]儿童绘本与地域文化的再生产
·[王惠]同乡异地的“祖先”·[曾玲]“创造传统”:当代新加坡中元节研究
·[刘坛茹]本雅明手工理论的文化阐释与审美向度·[毛巧晖]他者“制造”与家园守护——“老虎外婆”型故事中的儿童教育观
·[周阳]从万圣节看中元节的文化特色·[毛巧晖]1949-1966年童话的多向度重构
·[李淑]天人之间的三元节·[默音]七月半谈“甲马”
·[张士闪]“ 鬼节”与“鬼结”·为中国的孩子建一个中国故事库
·[王庆]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创新·[李劲芳 朱世桂]儿童茶礼和文博教育的互动发展探究
·[李英]赵景深和儿童文学研究·Culture Insider: China's Ghost Festival
·[崔震]莱芜中元节田野调查随笔·[戴望云]中元节是中国的“鬼节”吗?听听民俗学家怎么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