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
——民俗影像工作坊导师六人谈
  作者:范长风 庞涛 熊迅 谭勇 田兆元 孙正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08 | 点击数:8866
 
 
  记录频道发展得非常快,它在几个频道的收视率中可以说是仅次于体育和新闻。这说明,看的人多。谁在看记录频道?谁在看纪录片?知识阶层、精英阶层;或者从财富的角度来说,中产阶层。他们有闲、有钱、也有知识储备。参加三次工作坊和暑期学校,我有什么收获呢?那就是把学问和市场的东西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现在做的《小河的故事》,关于小河流域的民俗知识就不知道,那如果田老师,范老师,孙老师你们对巴东神龙溪感兴趣,好,派两个人到我组里来,我们器材共享,管吃管住。彼此都受益,而且我们把片子做出来就会有两个成果,一个学术性的,一个大众性的。
 
  范长风:
 
  在推进影像民族志或纪录片的过程中,各个单位发展出来什么样的工作模式?就我们学校来说,我们的纪录片或者影视人类学主要是通过教学和科研呈现出来的。
 
  教学方面,我们主要是安排了一些研究生的课程,也会吸引一些本科学生加入,因为本科生的课程我们暂时还没有。课程的基本导向就是多实践,少理论,我们一开始就是讲操作。人类学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参与观察,较长时段的参与观察;人类学的视角也很简单,最基本的就是整体性视角,再加上对主位与客位的适当把握。然后就是用你学到的东西去思考问题,遇到问题在拍片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我把这种影视人类学的教学模式叫作应用模式。当然这和广电专业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学广电的学生要把书本中形式化的东西啃上好几年。我们受制于课程安排必须快步进入操作阶段,因为课程通常只有九周时间,但是我们的学生有一个优势,他们经过专业的人类学训练,拍片时会主动思考一些有意思的问题。15级的七个研究生,从零开始用了九周的课程时间和延展两个月的额外时间,拍了五个片子。他们拍的《上海知青》和《四行仓库》,播放后,许多同学不敢相信这些影片出自他们之手。事实上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感人,很简单的原因就是按照人类学参与观察的方法去做,调查做好了,影片自然就好了。
 
  科研方面,我们所里三位老师都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包括我自己的项目,都会通过课题的形式进行影视表达。这个课受欢迎,就是能够为科研项目服务,能为学院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这就是影视表达的力量。我们研究所的许多博物展出、民俗节日活动在高校里面特别出名,这跟我们的影视传播有关。像预告片这些都由学生去做,所以视频的传播为我们赢得了好名声,影视表达是华东师大民俗所和别的民俗所不太一样的地方,很专业又很精致。
 
  对于我们来说,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怎么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形成一个队伍?我觉得他们的积极性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拍摄自己作品的快感。所以我们会想办法让学生享受到视频带来的收获感和成就感。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快感,可能搞不好,凑不到一块。第二,学以致用,可以把学到的技术快速转化成视频表达。摄影、摄像是一种非常管用的就业技能,在面试的时候有专业技能非常管用,这也是一个吸引同学加入的直接原因。第三,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品学兼优的人格,这几天你们看到我们的学生,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人也温和厚道,能力还是比较强。能吃苦、能干活,又勤于思考。其实做人与做事互为一体是我们最根本的教学目标。
 
  田兆元:
 
  范老师主打这一块,逐渐就把这个事情做下来了。我们也利用了院里面学科建设计划,从物质上添置了比较精良的摄录和编辑设备,然后从师资上和课程设置上建成了一个民俗纪录片的平台。
 
  我们的招生方向已经有了扩大,主要是我们范老师的努力,和我们同学的参与也是很有关系的。当然范老师讲到我们一方面是学术导向,另一方面是就业导向,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学生学完没有去处的话,这也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模式。范老师刚才讲到影视是培养人的,不是培养利益之徒,这里面有利益问题。大家知道,除非我们拥有的才华很高,服务能力很强,我们可以谈这些“钱”的事,这也不是我们一切向“钱”看的原因。最要紧的是,奉献出非常优质的影视作品,培养一流的人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拍纪录片是实践的途径,也是培养人的一种方式,学生由此提高了境界和习得了兢兢业业的态度。这个是把它贯彻到我们的教学中的,中间是一个很好的环节。技术提升,境界提升,专业化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我对这个学科的看法。
 
  范长风:
 
  还想了解一下熊老师的团队。你们的学生团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他们是来自人类学,还是传媒?你们的团队是怎么组建,怎么合作,又是怎么培养学生的?
 
  熊迅:
 
  人类学和媒体传播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在本科教学上,因为我来自传播学院,所以我们的学生有两个点上可以不断地产生作品,每个学期我带的学生可能会有十部片子出来,这是作为基础训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好多学生都是做不出来的,压力还是比较大。此后就是提交毕业成果,我们的特点就是毕业不一定交毕业论文,可以交毕业作品,很多学生会选择纪录片的方式。这两种方式我们都是在本科的新闻或传播专业这里面展开的,它比较强调在技术上、表达上的实践与探索,对于研究生则比较强调新媒体的融合。
 
  我们有一个省级的示范实验室,依托那个实验室和现在研究生的资源,这就包含了刚才没有提到的交互设计,有的是学计算机的,他们会介入进来,这样的话他们平常的课程还会涉及手机界面,设计A P P,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他们整合起来,做一些尝试和突破。比方说我会让学生去了解世界上比较新的互动纪录片,他们目前走到哪一步,他们面临的困难是怎么样的。人类学这边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项目,比方一个项目,我们会招人类学的学生和传播学的学生。现在想做一个广东基于粤语圈的实践基地,这个实验基地是希望到时候,人类学和传播学的学生一起进去,比如说在这个团队里面负责策划的是人类学的学生,但是负责摄像的可能是传播学的学生。剪辑的话由两部分来完成,导演的话最好是有两个学科背景。但是目前还是一个规划,还没有真正做起来。
 
  范长风:
 
  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述。社科院民族所是一个具有国家传统而强调整体性描述的记录模式,非虚构原则是他们试图打破套路又承续传统的有益探索。中山大学影视人类学以邓启耀和熊迅老师为领军人物,与时俱进地探索新技术、新媒体与纪录片的互构关系,常常使用跨学科手段去探索视觉社区、视觉符号的本质意义。其视觉人类学研究涵盖面大,跨学科渗透,且紧贴媒体发展的前沿。华中师范大学民俗影像工作坊是一个有项目支撑且倡导团队合作精神的影视民俗志平台。工作坊对外寻求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化对话与理解,对内注重影视记录过程中的民俗叙事。华东师范大学民俗所的影视人类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均衡发展。学校的硬件配置和课程安排保证了师资力量和学生队伍的稳定性。其发展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科研为导向、学术与应用并重的理念。
 
  我很兴奋当然也很意外地发现,虽然在同一个影视人类学的旗帜下,不同学校和机构却发展出各自不同的工作模式,正是这些多样的发展模式,才会为我们影视人类学带来希望,也为我们继续开展更好的影像调查与合作提供一份动力。
 
  [作者简介]范长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藏族文化研究和人类学纪录片;庞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影视人类学拍摄与研究;熊迅,中山大学设计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人类学研究;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民俗学研究;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与影像民俗学研究;谭勇,北京巴人影视传播公司总导演,研究方向:纪录片摄制与研究。
本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户晓辉:三谈实践民俗学
下一条: ·刘铁梁:实践民俗学的几个要点
   相关链接
·[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张举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记录到消费中的伦理问题·[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
·张举文 莎伦·谢尔曼 主编:《民俗影视记录手册》·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
·[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杨德睿]影像的神力:高淳的庙会与禳解法
·[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林安宁 唐培旭]“傩书-傩俗”影像记录的“声”“文”并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呈现——欧洲的经验》中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杭州成功举办·[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
·[筱林]影像的力量·年华易老 记忆永存
·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第五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8)正式录取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