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故事学
——发现民间故事的现实意义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3 | 点击数:8624
 

  这两段话对两种故事类型社会功能的表述既具体又全面,但在这里之所以引用,主要还是因为它们给我们透露了学者们对民间故事社会功能理解的一种模式,即从民间故事的内容方面把握其社会功能。“惩恶扬善,正气凛然;扶弱济贫,发扬人道;排难解纷,助人为乐;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本为一些机智人物故事的思想主题,而作者却使之与社会功能相提并论,将两者等同起来。这些机智人物故事所宣扬的主题肯定能够影响“说者”和“听者”的思想意识,但并不表明社会风气随着故事讲述就会发生相应改变。由于绝大部分学者从民间故事的内容和主题认识其社会功能,自然而然便将民间故事中的“负面”内容视为洪水猛兽,竭力诋毁和排斥。

  民间故事社会功能表现为文本和讲述两个层面,学者们关注了前者,而基本没有顾忌后者。关于前者,贾芝先生在《民间故事的魅力》一文[47]中说得既全面又透彻,后者,则是西方学者的观点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其实,民间故事的魅力来自于民间故事本身。有的民间故事学学者为之投入毕生精力,原因就在于要充分享受民间故事的诱惑。美国童话学者珍妮·约纶的一段话受到我国故事学学者的格外推崇:“动物的‘语言’都只能涉及‘此时此刻’,而无法表述过去和未来,唯有人类创造的故事才能够组构和改变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由于故事具有组合和改变的能力,词语具有某种掌握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魔力,因此讲故事者在世界各地的口头文化中普遍受到尊重。”[48]世界各地民间故事研究者对民间故事社会文化价值与生活意义的理解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似乎如何强调都不过分。

  民间故事原本就存在于民间日常生活当中,学者们发现和利用故事,并不会对民间故事的演述活动产生多大的影响,但由于理解了民间故事具有上述生活实际和学术的价值,民间故事便从学术圈外跨入到学术圈的内部。通过民间故事,学者们认识到民间讲述活动的意义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者们原先普遍存在的精英至上的立场。譬如,延续明清时期小说统治文坛的潮流,民国期间的小说仍处于正统地位,可学者们发现,小说是由民间故事演进的产物,许多小说名著都是在民间故事基础上的再创作。鲁迅先生就说过:《西游记》中的“玄奘西天取经一事,自唐宋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单的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们汇集起来,以成大部的《西游记》。”[49]茅盾先生也发表了同样的意见:“今日所见的《西游记》,也是从许多片断的取经故事(流行于民间的口头文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许多无名作家的润色发挥),而后整理写定的。”[50]民间故事可算是小说的鼻祖了,以其用于做学问,即便是以传统的水准衡量,也是名正言顺的了。

  (原文刊于:《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注释和参考文献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下一条: ·[陈祖英]中国现代民间传说研究回眸(1913―1937年)
   相关链接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宋晓青]非遗融入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胡港]咬文嚼字,以至覆亡:书呆子掉文型民间故事研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文忠祥]沉浸交互,互补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思考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史晓雪]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才女”现象研究·[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马知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理念及实践(讲座述要)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