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会员部
会员资格
会籍管理
会员信息
会费缴纳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历届年会
2024年会专区
2023年会专区
2022年两会专区
2021年会专区
2020年会专区
2019年会专区
2018年两会专区
2017年会专区
2016年会专区
2015年会专区
2014年两会专区
2013年会专区
2012年会专区
2011年会专区
2010年两会专区
2009年会专区
2008年会专区
历届代表大会
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专题研讨会
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
嘉兴论坛
昆仑论坛
东岳论坛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温州会议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非遗公约》20周年(2003-2023)
纪念专栏文选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
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2017年暑期学校
2018年暑期学校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6年会专区
首页
→
中国民俗学会
→
学会会议
→
历届年会
→
2016年会专区
[顾春军]墓志源流考论
作者:
顾春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0-24 | 点击数:2761
•中国民俗学会2016年年会论文•
墓志源流考论
顾春军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关于墓志起源,众说纷纭,墓志是丧葬习俗演变的结果,结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确定墓志起源于东汉早期;佛教兴起,北朝为营造石窟及造像,培养了大批石匠,这为墓志的兴盛创造了条件。墓志文书写的发展,受到润笔的影响,更受到士风嬗变的干扰。
关键词:墓志;起源;佛教;石匠;润笔;士风;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
[宫云龙]惠民县火把李庙会研究
下一条: ·
[顾苑露]素餐馆的信仰文化空间研究
相关链接
·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
·
[赵玉平]中秋节起源新说
·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
[梁爽]消失的女性:人痘术宋代起源传说考
·
[李珣泽]金叶表、银叶表的形制与使用研究
·
[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
·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
·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
·
[魏静力]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打喷嚏”民俗研究
·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
[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
[廖榕光]闽南佛教的岩
·
[高鹏程] 不离世间觉:非遗运动中的寺院角色
·
[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
·
[钟小鑫 蔡芳乐]“法”外之地
·
[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
·
[刘晨]泰山府君“东渡”日本考
·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会费缴纳
┃
2024年会专区
┃
移动端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