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萧放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
——以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为例
  作者:萧放 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31 | 点击数:11280
 

  摘要:传统节日的复兴和重建是当代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它的开启与持续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民俗学会及其成员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著书立说、承担课题、举办会议、媒体宣传、田野调查以及推动传统节日进入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路径,资政备询,引领助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得益于中国民俗学会学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文化自觉意识、前瞻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并进行了扎实的学术研究,也得益于中国民俗学会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和集体能量的发挥。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会;文化建设;传统节日

  作者: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民间组织,中国民俗学会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回顾学会的成长过程,有几个重要的时间必须记住。1979年11月1日钟敬文教授发起、顾颉刚、白寿彞、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罗致平等联名发表的《关于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是孕育产生中国民俗学会的重要契机。1983年5月21日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国民俗学会的诞生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1993年在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钟敬文先生明确将民俗纳入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之中,并且提出通过学者的研究努力让其中优秀部分成为新时期民族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民俗学可以成为经世之学。2003年是中国民俗学会的及冠之年。在学会的成年仪式上,刘魁立会长强调“我们将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民俗学的发展、为优秀民间文化传统的复兴、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工作、奋进不息”。在2003年至今的十年时间中,中国民俗学会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参与国家文化建设、促进人民幸福生活等方面尽心尽力。推动中国传统节日的重建与复兴,则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节日文化是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组成部分之一,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以其民族性、生活性、复合性、共享性在民众生活中有着突出位置。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社会标准时间体系及其价值观的引入,传统节日地位明显下降,甚至一度面临废除的危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民族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增强,中国出现了传统节日复兴的态势。具体表现为:一度在现实中消失只存留于文本记载或人们记忆中的某些传统节日得到重生的机缘;有些在传统社会已经趋于衰变的节日也因为新的时代的激发,再次获得服务社会的现实功能;有些传统节日还回到日常生活的中心。由于时移势易,传统节日的当下复兴同时也是传统节日重构和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迄今已历30余年,方兴未艾。传统节日的复兴和重建是当代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它的开启与持续有着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民俗学会及其成员积极参与其中,资政备询,引领助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学会也藉此锻炼了自己的学术队伍,提高了学会组织的影响力和显示度。

  一、中国民俗学会在传统节日复兴重建过程中的四大贡献

  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是一项需要民众、政府、媒体、学者等多种力量参与其中的过程,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出社会话题,引发社会讨论

  在传统节日当代复兴过程中,有几次重要的社会讨论,包括春节鞭炮是否应该禁放,面对韩国江陵端午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端午节乃至文化遗产‘中国人能不能将七夕节过成中国情人节,国家应该进行怎样的法定假日改革、是否应该给予传统节日法定假日等等。这些讨论不仅对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起了实质性的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它们是全民参与文化讨论进行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的过程,是不同社会群体文化价值观进行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是国家与社会进行沟通互相合作的过程,是社会大众文化自觉性、文化自信力、文化鉴赏力、文化反思力、生活自主性的培养过程,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极其深远,大大超出传统节日复兴之外。中国民俗学会不仅是这些讨论的重要参与者,而且也是这些讨论的重要发起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第二,积极推动国家节假日立法变革,为更多传统节日进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提供学术支持。

  传统节日是否进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系是关系传统节日乃至民族文化的地位、当代传承与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更多传统节日进入法定假日体系,不仅可以为民众有时间过节提供根本保证,而且可以确认传统节日在国家时间制度中的合法地位,为传统节日复兴重建、重归日常生活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根据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第一次修订的,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给予假期。2007年12月国务院做出《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第二次修订,明确规定法定假日新增三个传统节日即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变,反映了中国在处理国家与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中国民俗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全面深入地论证这一转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具体方案,适时地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三,进行传统节日的知识普及和理念更新,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

  传统节日的复兴和重建不仅需要官方的支持,更有赖于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社会成员的选择最终决定着传统节日的命运,而社会成员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感情和理解。认知缺乏、感情淡漠、理解肤浅是一些人不过传统节日的根本原因。有鉴于此,就需要有人承担这样的任务,即丰富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加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近十年来,学会及其成员推出节日系列丛书,发表专栏文章,举办或参与面向公众的传统节日讲座,并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社会宣传,有力地推进了这一工作。如今,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已成为社会共识。

  第四,进行节日复兴和重建的文化设计和评估。近年来,以传统节日为依托建构新兴地方节日开展活动以实现经济、文化的双赢,成为传统节日在地方复兴的重要路径。中国民俗学会参与这些活动的策划设计和评估,促进节日的复兴和重建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文化内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出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届常会
下一条: ·China Folklore Society appointed as member of the Evaluation Body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