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萧放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
——以传统节日的复兴重建为例
  作者:萧放 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31 | 点击数:10328
 

  二、中国民俗学会促成传统节日复兴与传承的六条路径

  中国民俗学会在传统节日复兴重建上取得的重要贡献,有赖于学会组织及其成员的共同努力,主要通过如下路径得以实现:

  (一)积极承担、申报与节日有关的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生产和应用。

  2004年中国民俗学会受中央文明办的委托开展“中国节假日体系研究”的课题,撰写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报告。刘魁立会长亲自挂帅,组成了由高丙中、萧放、陈连山、黄涛等人参加的课题组会。同年完成课题。指出: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文化的精粹的集中展示。现代国家的节日体系是反映政府与人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指标。国家对节日的制度安排应该考虑如何把节日作为展示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的机制。从这种思想出发,我们看到我们国家对于节日的制度安排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的节日制度的直接问题主要在于法定假日没有配套的文化生活,而丰富多彩的民间的、传统的节日文化没有法定假日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其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和政党与民众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处理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为了解决我们的节日体系的问题,国家有必要在承认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四大节”作为具有普遍的群众基础的时间主轴的事实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法定假日的分配,让官方系列、现代系列与民间系列、传统系列在同一个节日体系里具有一种新的更符合时代需要的结构关系。

  该课题的研究内容被中央文明办采纳进“关于为主要的传统节日放假”的法规议案之中。2005年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发表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通知》,就是此为依据的。2007年中国民俗学会受文化部委托再次承担“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以课题为依托组织专家力量开展深入研究,为中国主要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提供了有力的学术论证。

  中国民俗学会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承担相关课题,推进节日研究和节日文化建设,典型的例子如支持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与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政府编纂《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五卷本丛书,与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作编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端午节》六卷本丛书等[1]。此外,中国民俗学会成员还积极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生产和作用提升,推进节日研究和节日建设,如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黄涛成功申请了《国家文化安全视野下传统节日的变迁、传承与保护》,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林继富成功申请了《民族传统节日象征符号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中国民俗学会同仁是其中重要的撰写作者与审稿专家。。

  (二)推动传统节日进入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重大传统节日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智力支撑。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的四级成员中,中国民俗学会学者同仁所占比例约为3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过50%,在全国位居相关社团之首。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就有刘魁立、乌丙安、朝戈金、宋兆麟、刘锡诚、郝苏民、陶立璠、贺学君、陈勤建、徐艺乙、高丙中等人,超过委员总数的30%。省级专家委员中学会成员更多,如叶春生、柯杨、李惠芳、刘德龙、陈华文、敖其、刘志文等,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在全国各地都直接参与了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申报、审议、保护、指导、培训和研究。

  (三)学理探求与知识普及的著书立说

  中国民俗学会和学会成员推出节日系列丛书和专著,发表节日专题文章,洋洋大观,成绩卓著,在民众岁时观念,传统节日体系的起源变迁、结构功能及其对当代和未来社会的意义,具体传统节日的起源变迁和结构功能,传统节日与中华文化整体、历法、民间信仰、文学作品、国家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关系,岁时民俗文献以及新兴节庆活动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颇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影响较大的系列丛书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节日中国丛书”[2]、中国社会出版社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节日系列[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话说节日系列”[4]。三套丛书都强调面向社会公众。正如刘魁立会长在《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序言》中所说:“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5]此外不少民俗学会的成员还出版了自己的个人专著,成果丰硕,如宋兆麟、李露露的《中国古代节日文化》(文物出版社,1991),乔继堂、朱瑞平的《中国岁时节令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施立学的《关东岁时风俗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巫瑞书的《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萧放的《〈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苑出版社,2011)、刘晓峰的《东亚的时间》(中华书局,2007)、张勃的《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明代岁时民俗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唐代节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等。

  中国民俗学会还重视在期刊上对传统节日研究成果的集中发布。如在《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集中发表了受中央文明办委托的传统节日研究课题组的四篇论文,分别是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的内涵与意义研究。[6]该刊2005年第3期又以“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为题发表了5篇专栏文章。萧放在主持人语中说:“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国正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世界格局之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重大的历史变迁,民族文化传统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与考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节日是否适应当代社会生活,信息社会是否需要农业社会形成的节日传统,民间节日是否一定要进入官方假日体系,民族节日是否具有世界意义等,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为了让这些既具有理论性、又有着现实意义的前沿话题得到较为深入的研讨,并将研讨的内容传达给社会,受《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的委托,我约请了几位一向关注中国传统 节日研究方面的同仁,其中有我们的前辈学者,也有年轻的同道,从各自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看法。”[7]。又如2006年5月应《江西社会科学》主编、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余悦之约,民俗学会同仁集中发表了关于节日专题讨论的四篇文章,包括高丙中的《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8]、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意义》[9]、刘宗迪的《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10]和吴效群的《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等[11]。2007年中国民俗学会“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在《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第2期,发表了课题成果“四大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专栏文章,本期笔谈即为结题报告中的主要内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民族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流变、“内涵与功能”、“象征符号”、“节日符号”等,其中主体部分由刘魁立撰写,春节部分由陈连山撰写 、清明节部分由施爱东撰写、端午节部分由高丙中撰写、中秋节部分由黄涛撰写。本专栏编者按指出:由于此前的节假日制度中没有把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当作整个社会的公共时间资源加以充分利用,“忽视了这种可以多方面发挥重大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的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传承、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从而成为民众心中的一个郁结”。课题建议就是要解开这一心结。刘魁立先生在此基础上主编了《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12]在吴效群的组织下,《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也安排了关于传统节日研究专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出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届常会
下一条: ·China Folklore Society appointed as member of the Evaluation Body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