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傅功振]财神信仰:源于我国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时
  作者:傅功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6 | 点击数:13458
 

在财神庙内摇动摇钱树 记者 尚洪涛 摄

在财神庙了解财神故事。 记者 尚洪涛 摄

财神庙全景 记者 尚洪涛 摄


  每到逢年过节,人们见面总免不了要寒暄一句:恭喜发财!它不仅是人们的客套话,更是深层地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心态──财神信仰的自然表露。

  “财神”信仰是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事象。迄今为止,在春节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庆中,还保留有迎祭财神的各种仪式。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目前,我国民众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以忠义诚信著称的武财神关羽、忠烈刚直的文财神比干、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刘海、”聚宝天下“的陶朱公范蠡财神、”赐福镇宅圣君“钟馗财神、有求必应的南海”龙五爷财神“,还有招财童子、善财童子、五路财神,我国海上有”护国庇民妙应昭应普济天后“妈祖财神等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还是陕西周至”取财有道、乐善好施“的赵公明元帅。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新网-西安晚报 2012年01月29日 13:4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驱云驾雾祥龙来
下一条: ·[岳永逸]多面的胡仙与另一只眼
   相关链接
·[朱韵伊]主体性与物质性:民间信仰研究的范式转变与路径拓展·[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俞明雅]钱塘江潮患与治潮先贤的再发明·[谢景雯]泰山斗母宫的历史变迁与世俗化
·[席辉]民间信仰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王硕]护漕治水:明代宝应地区碧霞元君信仰的在地实践
·[王浩鑫]生活之承与开发之舍:地方传说实践的双重面向·[彭恒礼]官房戏楼与官房演剧研究
·[刘晓]泰山庙会调查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刘建华]日本民间信仰研究的历史演进:概念形成、学科互动与范式流变
·[李文涛]金华黄大仙信仰的变迁研究·[高晓晗]明清时期畿南地区祀神场域中的官民互动[]
·[高睿涵]仪式与认同:泰山王母池蟠桃庙会的叙事表达·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