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春节庙会:现代金城的民俗传承
  作者:记者 雷媛   摄影/图:裴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3 | 点击数:11312
 

  

划旱船表演。本报记者 裴强 摄

  

清代城隍庙戏楼。本报记者 房毅 翻拍

  

隍庙戏楼前看演出。本报记者 房毅 摄

  

街头“泥人”受欢迎。本报记者 裴强 摄

  

父女赶场逛庙会。本报记者 裴强 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浪 2010-02-25 15:06:00

上一条: ·[周汝昌]再说“庚寅之吉庆”
下一条: ·春节里的思想论 传承幸福
   相关链接
·[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张隽波]民国历书中的春节标注及年俗话语建构
·[张勃]北京春节的传承与变迁·[闫冬]茶灯、龙灯、鼟锣:铜仁万山春节习俗的共有家园构筑
·[闻云峰]彝乡的“年味”:云南省洱源县松鹤村吹吹腔春节演剧的调查研究·[王浩鑫]生活之承与开发之舍:地方传说实践的双重面向
·[王海翠]冀南地区的庙、庙会与“行好圈”·[汪欣]谈人工智能时代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陶书敏]春节祭祖的体化实践与象征秩序·[齐琪]从民俗活动到进入春节申遗文本
·[刘欣怡]从高禖祭祀到神女信仰·[刘晓]泰山庙会调查与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李牧]共舞:海外华人春节庆祝中的舞蹈与舞会·[李梦娴]文化群体记忆视角下春节民俗传承
·[高睿涵]仪式与认同:泰山王母池蟠桃庙会的叙事表达·[巴莫曲布嫫]保护非遗一定要有双重视野:植根中国,融通世界
·[徐永安]传承与变迁:新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民俗·[王晨阳]论春节对优质教育的贡献
·2025年中国重庆·丰都庙会举行·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