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冀南地区的庙、庙会与“行好圈”
王海翠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
摘 要: 调查地的“行好”有两种含义。广义上,行好等同于行善、做好事,体现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高尚人文精神。狭义的行好则指敬拜神佛、烧香。研究区域社会的信仰与宗教时,祭祀圈和信仰圈是两个有用的分析概念,虽得到不少学者肯定,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鉴于此,笔者提出“行好圈”概念。“行好圈”不以特定神佛或“神谱”主神为中心,也不受共同体或庙宇强制约束,是以个人或多个个人为核心的行善实践范围。其影响因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信徒对供奉神佛是否灵验的信仰。与祭祀圈和信仰圈不同,“行好圈”更强调个人的自主选择与实践,反映了个体在信仰与宗教实践中的自主性与多元性,能更好地解释调查地信仰与宗教现状。
关键词:庙;庙会;行好;“行好圈”;区域社会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