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乡村振兴中的主体离村与精准返乡
——以河南省确山县小提琴产业为例
周波 孙艳艳
(信阳师范大学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
摘 要: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兴起了大量同乡同业现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同乡同业的过渡性、阶段性等特点,离村的一代逐渐老去,同乡同业也随着形势的影响而转变为业缘为主、人走业息、回流乡村,或者走向消亡。同乡同业转型的顺利与否对于乡村振兴有着巨大的影响。以河南省确山县小提琴产业为例,从业者经过努力在北京站稳脚跟,在家乡的号召下,他们经历了两次返乡而最终将产业带回家乡,从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应强调“精准返乡”与“同乡同业”的结合,通过以人的精准回归驱动产业的有机生长。这样既能避免传统返乡创业的盲目性,又能激活乡村内生传统,最终实现“一人带一业,一业兴一村”的振兴图景。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民离村;精准返乡;同乡同业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