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张玉琳
(华中师范大学)
摘 要:民间文学的实践归宿始终指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其生成与传承植根日常生活实践。家庭作为生活世界的本体组织,依托日常实践逻辑成为民间文学的重要传承场域。在家庭场域中,民间文学通过文化要素的渗透呈现出交际性、具身性与权力性特征。同时,民间文学在物象层、制度层、精神层中成为家庭伦理文化的传承载体。此外,民间文学在传统家庭生活中扮演着“家族共同体”维系者的角色。面对家庭现代性转型,民间文学传承既面临困境,也孕育着新路径:在家庭教育上,民间文学作为认知工具通过影响家庭文明建设、发挥知识启蒙功能及促进批判性思维培养等方式实现育人功能;在技术赋能的当下,民间文学转化为文化纽带,助力家庭成员建构数字亲密关系。
关键词:民间文学;生活世界;家庭生活;文化传承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