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都市民俗的“再嵌入”及其调适:非遗的“异地落户”现象研究
姚航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地落户”现象揭示了城市中文化流动的新动态。在社会结构变迁影响下,文化经历了城乡间、城市间、城市内部间的三次流动。非遗传承人主动将迁移保护单位至新社区的行为,是文化经历“嵌入原生共同体-脱嵌为公共资源-再嵌入都市结构”三阶段变迁的断裂呈现。民间文化完成遗产化转型后,在城市中的“再嵌入”阶段遭遇核心困境:社会结构与项目传承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这种不匹配驱动传承人采取“异地落户”策略,并通过再造地方话语、重构关系网络、叠加制度身份不断尝试“再嵌入”。因此,非遗保护不仅是技艺本身的存续,更是在社会结构制约下,具体行动者通过空间流动与策略调适完成文化再生的持续性过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流动;再嵌入;遗产化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