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化遗产》2022年第1期
总第76期
目 录
| 粤剧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金姚 林发钦 |
1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与保护原则 |
萧放 席辉 |
9 |
| 中国非遗惠益分享立法的逻辑与模式 |
刘勇军 |
17 |
| 非遗与广州恩宁路历史街区的共生发展 |
安舜 方海 |
25 |
| 变革中的自我调适: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里宣卷”的考察 |
黄亚欣 |
31 |
| |
|
|
| 全真教与金元北曲共生关系考 |
廖奔 |
38 |
| 历代女乐职能考述 |
黎国韬 罗昌贵 |
48 |
| 辽宁省图书馆藏孤本戏曲《玉虎坠传奇》考论 |
姚大怀 |
55 |
| 清宫“串头本”与清宫武戏 |
徐建国 |
61 |
| 《王静安手录词曲书目》与王国维的戏曲研究 |
梁帅 |
71 |
| 《中国戏曲通史》与“前海学派” |
丁明拥 |
81 |
| 海外藏中国戏曲与民俗文物的“数字孪生”及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
肖宇强 |
89 |
| |
|
|
| 昆仑:从“天地之中”到“天下之中” |
张云 |
97 |
| 桂西高山汉人的家屋观念及其建构 |
冯智明 |
105 |
| 多民族交融视野下哈尼族巫师的社会地位及其变迁 |
石鸿 |
114 |
| 台湾地区岳王信仰的源起、传播及岳飞形象的变迁 |
王良慧 |
123 |
| 梧州六堡茶的生产交易与良俗建构 |
苏娟 |
131 |
| 基于汉语方言调查记录的传统知识研究 |
黄高超 严修鸿 吴文治 |
138 |
| |
|
|
| ·代表性传承人· |
|
|
“京音乐”守望者
——智化寺京音乐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庆学访谈录 |
陈乐洋 |
146 |
非遗治理研究的方向选择
——“政策法规与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端论坛”述评 |
宋俊华 李瑜恒 |
154 |
| 稿约 |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