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文化遗产》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目录
  作者:《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6-18 | 点击数:11348
 

 

《文化遗产》2021年第3期
总第72期  出版日期:05月20日

目 录 

“非遗”保护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认同 主持人:蒋明智 1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 蒋明智 樊小玲 1
粤港澳地区的“社”文化与国家认同研究 梁娟美 10
“非遗”保护与区域文化认同 季中扬 高鹏程 18
     
传统节气时序重构与当代公共文化生活
——以江南蚕乡为中心的讨论
袁瑾 24
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非遗”口述史客观性问题再认识 杨文昊 34
视觉书写与动态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影像民族志运用 马伟华 张宇虹 40
江永女书传承人制度探析 何研 48
     
平遥县梁村神宫戏院及其演剧习俗考述 雷桂萍 56
《纳书楹曲谱》笛色的百年变迁 胡淳艳 王慧 63
连厢搬演新证 刘叙武 71
明清戏曲中的元宵节书写 司若兰 79
关西大学藏孤本曲选《海内曲魁》考 林杰祥 87
     
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经验与启示 张劲盛 94
美国迪士尼对中国木兰传说的跨文化演绎 徐金龙 姬厚祥 102
“土医土方”:粤北瑶族医药的知识再造及其灵验机制 王琴 108
古代文献中的剪纸史料探析 邹丰阳  119
传统音乐活态表演过程中的“身体记忆”及其功效
——以刀郎木卡姆的表演为例
杨银波 127
粤调“南音”“龙舟歌”文体辨 杨骥 135
     
·代表性传承人·    
黄土地上的“鼓王”
——安塞腰鼓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延河访谈录
王潇 148
     
稿约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目录
下一条: ·《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目录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5年第2期目录·坚持尊重原则 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巴莫曲布嫫代表:坚持尊重原则,加大力度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
·[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民俗研究》:2025年第1期目录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
·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民俗研究》:2024年第6期目录
·春节申遗成功·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