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向何处去?
·
民俗百年话题
·
“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
学术争鸣
·
民俗学向何处去?--"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起波澜
田野与文本
·
《民间文学:告别田野》
·
村落庙会传说的情境分析
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
读书空间
·
阅读钟敬文其人其文
·
对飘逝岁月的重新剪裁
·
生活在后传统之中
·
《故事歌手》简介
·
《全像山海经图比较》序言
·
渐去渐归的宝卷研究
·
略谈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合作研究
·
一位世纪老人的奉献
·
族群与族群关系读书单:人类学视角
·
世界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神话和故事
·
序《口传史诗诗学》
·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
多视角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学科制度化问题
·
汉语术语规范工作的历史沿革
国外学术动态
·
怎样看《梅葛》……
·
口头理论的学术走向
新著介绍
·
How to Read an Oral Poem
学者访谈
·
寻找民间的记忆——赵世瑜谈历史研究的视角转换
·
访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钟敬文
·
民俗文化:从远古走进现代——访民俗学家乌丙安
·
梁治平:有机保护“非物质文化”
·
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
·
口传史诗的误读――朝戈金访谈录
·
李福清通讯院士访谈录
学术批评
·
文化变迁与民俗学的学术自省
·
民间文化视野中的文化批评
学术史反思
·
网络时代的学术对话: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
·
文化对抗与文化整合中的民俗研究
·
试谈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上篇)
·
民俗学问题与客家文化研究
·
“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
·
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
·
精神还乡的引魂之幡——20世纪中国神话学回眸
·
论方言的文学功能
关键词
·
范 式
·
史诗学术语简释
Copyright © 2003-2005 China folklo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民俗学会 版权所有
地 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东岳庙内 中国民俗学会 电 话:(010)65510153 邮 编:100020
办公时间:每周二或周三下午2:00--5:00 E-mail:
chinafolklore@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