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潘年英 徐杰舜]笔记人类学:我的情有独钟
  作者:潘年英 徐杰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31 | 点击数:11955
 

  徐:那么你认为你的著作是标准的人类学著作吗?

  潘:我从来不认为我的著作是标准的人类学著作,坦率地说,我对人类学所知甚少,我虽然读完了两个图书馆里的书(后来贵州社科院的图书馆里的书差不多被我读完),但我没有经历,没有经过学科的训练,对此我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因此我从来没有自称为人类学学者,我的名片上印的是“旅游、摄影爱好者”,而不是什么人类学学者,这都说明我有自知之明。但是,我却可以肯定地说,我的所有文字,都受惠于人类学,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我毕竟读了那么多人类学的书嘛,要说我的文字跟人类学毫无关系,这就说不过去了。

  徐:能否把你的这些著作看作是一种文学人类学的写作呢?

  潘:怎么说好呢,文学人类学依我的理解,那应该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这在国外是自成学科的,国内也有不少人在做这样的研究,比如我的好友叶舒宪大贤就从人类学的角度解读韩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我看后很受启发。但我的写作显然不属于此类。那就是说,我的文本既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也不是纯粹的小说创作,而是介乎于文学与人类学之间的一种写作和表述形式,或者说,是在人类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写作?这种东西应该叫什么?能叫文学人类学吗?我对此没有自信,也没有思考。我觉得学问是学者们干的事,我要做的只是用文字叙述事实和表达思想,至于是什么样的文体,归为什么样的文类我不管,也不想去探究。

  徐:但是你在《故乡信札》、《木楼人家》、《伤心篱笆》这三本一套并总名为“潘年英人类学笔记系列”的著作中,你曾明确表示你是一种文学人类学的写作,你对此有何解释?

  潘:是这样。但我想这里并不存在矛盾。的确,“笔记系列”是我蓄谋已久的写作计划,我最初就是在人类学思想指导下搜集素材,然后进行“创作”的,但这里的“创作”与一般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创作更强调虚构和想像,而我这里的“创作”则基本以写实为主,近似于人类学的“深描”吧。但我的确借鉴了文学创作的形式。不过我想这也许恰恰体现了“笔记系列”的人类学特点。我说过,人类学史上的许多经典名著常常都是非常文学化的,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中的许多篇章是十足地道的散文佳作,列维·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简直是经典的名篇随笔,而林耀华的《金翼》则是彻头彻尾的小说体研究报告……我觉得当初人类学吸引我的原因之一正在于它优美而灵活的文体,我后来的写作不仅受到他们的影响,也是在许多方面简直是刻意的模仿。当然,我不会亦步亦趋完全照搬,许多时候,我也为我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而欢呼不已,比如《木楼人家》,我记述了一个侗族村寨一年中的全部农事,我从一月写到十二月,每月以一首民歌作引子,为寻找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构我常常像作家一样冥思苦想多日,当我终于找到这种结构时我简直欣喜若狂;《故乡信札》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构,它的主线是一场传统的婚礼和婚俗,但在以主线为中心的同时则安排若干光芒四射的副线,最终构成一个纵横交错自由开放的叙事空间——这难道不是小说吗?当然是。但这仅仅是小说吗?当然不仅仅是小说。也许可以这样说吧,“笔记系列”是我有意为之的作品,即刻意用人类学思想指导的小说创作,或者是用文学的形式表达着我的人类学思想,而此前的写作,则没有这样明确的想法,如果我那时的写作同样没有表现出浓烈的“理论”色彩,而更多“散文”成分——诚如某博士所指出的那样,那我只能说是一种偶然和巧合了。

  徐:能谈谈你在“笔记系列”中所欲表达的主要的学术思想吗?

  潘:当然可以。除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的三本一套系列所谓的“人类学笔记”外,我还有2001年出版的《文化与图像》和即将出版的《西南笔记》和《西南闻见录》,这些书构成了我的“笔记”写作系列,王铭铭有次跟我开玩笑,说我是“笔记”大师。这虽是一种调侃,却也表明了我偏爱“笔记”体写作的事实。我为什么喜欢选择“笔记”体呢?首先,“笔记”很灵活,弹性大,可伸可缩,可长可短,可松可紧,可张可弛,很自由;另外,借笔记体记述的东西,往往是我观察到的文化现象和对这一现象的简单思考,这些思考是不成熟的,零碎的,所以借用“笔记”的形式是较为恰当的。但随着笔记的日积月累,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也渐渐清晰起来,在这些众多的笔记中,我想要表达一种什么观点和思想呢?我想说,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地区,有着众多的形式各异的原生文化和文明形态,在我看来,这些文化和文明现象并不像我们某些学者和官员想像的那么原始,那么落后,而是一种具有高度和谐和巨大活力的生态文化系统,应该说我们对这些文化系统的价值认识是极为有限的——虽然现在我们的各级文化干部和政府官员多少都看出了其潜藏着的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仅仅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认识这些原生文化形态,肯定是远远不够的,甚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认识可能将导致对这些文明和文化的彻底毁灭和伤害,最终断送我们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前程。

  徐: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潘:我举两个例子来说吧。1996年我下乡挂职扶贫的地方,有许多山洞,当地的布依族老百姓带我去看过,说那是当年国民党的兵工厂,抗日战争期间成了中国政府提供战争补给的大后方。可是这些山洞此前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用途,要说有用也是对土匪有用,没想到在抗战时却派上了大用场。那么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抗日战争之前,西南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蛮荒之地,还是不毛之地?但是,战争一下子显现了它的潜在价值。另外一个例子是红军的长征,我们都知道改变红军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是遵义会议。红军为什么要在贵州召开会议?因为只有在贵州红军才能得到休整和喘息的机会。为什么只有在贵州红军才能得到休整和喘息的机会?因为落后,闭塞。落后是什么意思?落后就是经济不发达,就是贫穷。这样我们就觉得奇怪了,贫穷的贵州居然挽救了红军的命运,从而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就有点让人不可理解了。其实我告诉你,我们说贵州贫穷是很不准确的,因为贵州山区的土著居民虽不具备江南或沿海的物质硬件,但自给自足,且藏宝于山,藏富于林,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吧,他们的有形资产不多,但无形资产很丰富,这就让流亡的苏维埃政府在此获得了休整和喘息的机会,获得了转机。我们过去总认为红军之所以选择贵州,是因为贵州的军事防备薄弱,这当然也是原因之一,或者说是主要原因吧;但另一方面呢,贵州有形与无形的资产却极大地补充了红军,这也应该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红军伤员用贵州茅台酒疗伤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但要知道,那时的茅台依旧小打小闹,不成规模啊。那么我们现在就要问,贵州乃至西南山区何以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资源呢?谁在保存这些资源?我告诉你,是当地的土著。遵义是苗族聚居地,遵义会议之前召开了一个黎平会议,是遵义会议的前奏曲,黎平是侗族聚居区,苗族和侗族都是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民族,历史上苗族还是历代封建王朝反复征剿的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逃亡中最终选择了西南作为自己的家园,他们依托西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物产等天然条件,一方面沿袭自身古老的社会文化制度,一方面继续与封建朝廷形成潜在的抗衡力量,而这种抗衡力量,反过来又促进和维护了其自身文化运行机制的完整性。这就像我们平时常说的那样,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制约着人,苗族侗族文化的完整继承和运行机制,最终保证了这一方水土的纯洁和干净,或者说这就保证了藏富于生态的文明模式得以存在和沿袭的可能性,进而改变了抗战和红军的命运。2002年我被香港凤凰卫视台《纵横中国》栏目邀作嘉宾,谈到贵州苗乡侗寨的自然生态至今保持完好的原因时,主持人问我主要原因是什么?我说主要原因是:贵州土著民族敬畏自然,而不像汉族或一些西方民族那样,认为自然可以征服可以控制,人类是万物之灵,可以无往而不胜。可西南土著从不想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他们只想利用自然并跟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当然了,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基础之上的苗侗人民,是不可能产生像资本主义那样先进的生产力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当然也十分滞后,但是,我的问题是,人类只有选择资本主义才能获得幸福吗?人类只有进入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才能通达天堂吗?答案显而易见。好了,回到我的最初的话题,西南土著文化与文明的价值何在?我为什么那么执著地关注这片地域?答案同样显而易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徐杰舜的空间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中国对世界人类学发展将起重大作用
下一条: ·[叶舒宪 徐杰舜]人类学与文学的互动
   相关链接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
·[姜容]绣映湘魂:艺术人类学视角下湖南湘绣的保护与传承·[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胡蓉]浅议《天工开物》的人类学意义·[马威 哈正利]在科学与人文之间:马林诺夫斯基的现代性人类学
·[周大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概念创新与实践经验·[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