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
[2] 钟敬文。文学研究中的艺术欣赏和民俗学方法[A].文学评论[J]1998.1 .
[3] [A] 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 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 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C].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 童庆炳。文化诗学刍议[A]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1.3.
[9] 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6
[10] [A]J·M·弗里。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1] 孙文宪。文学理论[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 陈必祥。通俗文学概论[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13] 钟敬文。民俗学对文艺学发展的作用[A].文艺研究[J].2001.1
[14] 姜彬。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思想评述[A].广西民族学院学报[J].2001.6.
[15] 钟敬文。文学理论的民俗学维度[A].光明日报[J].2000.5.1
[16] 陈太胜。文化研究:文艺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A].文艺报[J],2000.6.6.
[17] 杨利慧。钟敬文及其民间文艺学思想[A].文学评论[J].1999.5 .
[18] 钟敬文。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反思与体会[A].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J].1998.6 .
[19]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原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0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