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刘宗迪:《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关于《山海经》研究的对话
  作者:刘宗迪 廖明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09 | 点击数:21015
 


对话人:
    
廖明君(《民族艺术》杂志总编辑)
    刘宗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钟敬文先生与现代《山海经》研究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宗迪兄,最近你发表了关于《山海经》研究的系列论文,对《山海经》这部古老典籍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解释,尤其是你证明此书的《海经》部分其实讲的不是地理,也不是神话,而是讲的上古天文历法制度,是一部被人遗忘的“天书”,可谓出人意表,在学术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我本人对你的研究也深感兴趣,你对《山海经》新解释的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山海经》本身,它涉及到中国学术史,尤其是上古学术史中许多重大问题,因此,今天请你就这一研究的缘起、基本观点和学术意义等系统地谈一下。

  刘宗迪(以下简称刘):很高兴有这个谈论《山海经》的机会,不过,在开谈之前,请容许我先向您以及《民族艺术》杂志的同仁表示感谢,非常感谢贵刊的慷慨,拿出这么大的篇幅连载本人的《山海经》研究论文,这在今天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廖:我们的刊物对于有创见、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历来就不吝惜篇幅,传播新知、推进学术是学术刊物的使命嘛。好了,我们不用客套了。让我们从头说起吧,你为什么想起研究《山海经》的?《山海经》可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个“异数”,里面全是些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东西,两千多年来,谁也没有把它说清楚,连饱读诗书的老先生们也是惟恐避之不及的。

  刘:正因为是异数,所以才有趣,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把它说清,所以才必须把它说清,学术研究的目的不就是释疑去惑、探索未知吗?不过谈到本人之所以会看上《山海经》,说来就有些话长了。说实话,尽管很早就“听”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阿长和山海经》中谈到过《山海经》,也曾惊讶于其中那些“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但真正认真读《山海经》还是在80年代末读研究生时候的事情。当时我买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二十二子》,这书中基本上包括了先秦及秦、汉早期所有重要的诸子著作,其中也收入了《山海经》,硬着头皮把老、庄、墨、荀等一一读下来,读到《山海经》却读不下去了,其它诸子尽管也不乏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的地方,但他们讲的总归是六合之内的事情,那话语终究是读得懂的,道理终究是想得通的,而《山海经》讲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尤其是其中的《海经》,完全超出了人类的理智理解能力之外,好像都是“六合之外”的事情。《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庄子》也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可是古人为什么又要写这样一部充斥着怪力乱神、山川皆在六合外的怪书呢?从此,《山海经》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一直悬在心上。

  廖:我觉得你看待《山海经》的路数和学术界常规的路数不一太一样。大体看来,《山海经》这本书,在当代的学问中,主要在两个知识范畴中被提到,一是在中文系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在讲上古文学和神话传说时,提到《山海经》,提到其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故事,这是把《山海经》当神话和小说来读;一是在历史系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讲到上古地理学时,把《山海经》跟《禹贡》、《职方志》等放在一块讲,这是把《山海经》当成地理书来讲。这其实代表了知识界对《山海经》一书的两种基本看法,古往今来对《山海经》一书的理解基本不出这两个路数。古代学者,包括清代著名的《山海经》注疏者,诸如毕沅、吴承志、郝懿行诸家,主要是把《山海经》看作真实可靠的地理书,而现代学者,诸如鲁迅、茅盾、袁珂诸贤,主要是把《山海经》看作奇思妙想的神话书。地理书或者神话书,这其实成了我们理解《山海经》的基本假设,这些基本假设往往成为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的常识,制约着人们的学术视野,让人对超出这些视野之外的东西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你好像既没有从神话学的角度理解此书,也没有从地理学的角度理解此书,也许,正因为这样,少了这些固有视界的拘束,你才能见人所未见,发现这部“天书”的秘密。

  刘:确实,诚如所言,古往今来的学者理解《山海经》主要有两个路数,一是地理学的,一是神话学的,而我试图从整体学术史的角度重新理解《山海经》,也就是说,把此书从学术界想当然的归类中解脱出来,放回到其本己的学术和知识背景中进行解读。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钟敬文先生就开辟了理解《山海经》一条新路径,就是从文化史、知识史的角度理解《山海经》,先生在三十年代早期就发表了《我国古代民众的医药学知识》(1931年)、《中国神话之文化史的价值》(1933年)等研究《山海经》的专论,首次尝试用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从文化史和学术史的角度,把《山海经》当作上古时代的民众知识进行理解和研究,先生所标举的“民众知识”,是一个较之传统学者心目中的“经史之学”、“诸子之学”更广阔和深邃的学术视野。——提起传统学术,人们首先想起的往往是经学、史学、子学这些中国传统学术的主流,直到现在,人们理解的国学范畴大致也不外乎此。但是,在这些宏大学术主题之外、之下,还有一类知识一直未被研究者注意,一直落在学术研究的视野之外,但却一直以一种潜移默运的力量有力地影响着中国民众对于自我、历史、世界和宇宙的理解,切实地启迪和支撑着他们的生活,这就是那些一直不登大雅之堂的民众知识,或者说普通知识。这些知识无关乎治国平天下,无关乎世道人心,却与人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地方和岁月息息相关,这就是钟敬文先生所指出的“民众知识”。这种知识包罗万象,纷繁驳杂,涉及到民众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送往迎来、趣吉避凶、风水占卜、求神驱鬼等等,这些知识,漫无统系,你无法用一个基本原理、整体框架把它们“一言以蔽之”地加以穷尽,也没有那个学者能够博学到穷尽这些知识的程度,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谓“博学君子”的知识吧。这些知识,真伪并存,异彩纷呈,泥沙俱下,却是古代学术和思想的真实背景。时下有些研究学术史的学者,受西方新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也注意到了中国古代学术的民众知识背景,对“普遍知识”、“本土知识”、“地方知识”等津津乐道,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其实,这不过是旧话重提,早在几十年前,钟敬文先生等中国第一代现代民俗学者就已经提出了这一问题。他们和当代学者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也是在西方现代学术的启发下提出这一问题的,但除此之外,他们还继承了中国本土的学术传统,就是所谓古人所谓的“博物”传统。钟敬文先生所谓的“民众知识”,接续的正是中国传统的博物学知识谱系,那是包罗了天文地理、理工农医、自然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其中,本草医药学尤是其中的大宗。钟敬文先生的《我国古代民众的医药学知识》就是从本草医药学的角度研究《山海经》的。在读了古人那些充斥着陈词滥调的《山海经》注疏,读了当代学者那些故弄玄虚的《山海经》神话研究论文之后,乍然读到钟先生这篇写在30年代的旧文,真是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尽管文章中有些观点今天看来有可商之处,先生的许多真见卓识在这篇文章中也没有充分展开,但是,读了先生的文章后,我自信终于找到了解开《山海经》之谜的钥匙,这就是从民俗学的“民众知识”的角度理解《山海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郭于华:社会记忆与普通人的历史
下一条: ·马昌仪:钟敬文与民俗文化学──访谈录
   相关链接
·[徐溪泽]曾侯乙墓漆棺纹饰类属辨析·[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李牧]《山海经》中的“冬夏”观念与西北地缘·[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
·[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