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妙峰山研究会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知识中的伙伴妙峰山研究会

妙峰山树起民俗学考察纪念碑
  作者:詹京建 黎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5-05-11 | 点击数:6765
 

 

纪念碑揭幕现场

  千龙网北京5月8日讯(通讯员 詹京建 记者 黎江)为纪念中国现代民俗学奠基人顾颉刚教授对妙峰山实地考察80周年, 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民俗学调查纪念碑”今天被树立在京西妙峰山,这是中国民俗学考察的首块纪念碑。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妙峰山以香火鼎盛闻名,其影响力覆盖整个华北地区。而这里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祥地——1925年4月30日,北京大学顾颉刚教授等五人,对妙峰山香会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调查。调查后,五位学者分别从自己所关注的角度,对香会做出了多学科的分析,调查文章在《京报》副刊分六期刊出,引起学术界的震动。1928年调查文章集结为《妙峰山》一书出版。在这次调查报告中,以顾颉刚的《妙峰山香会》最为详细,对香会的来源、组织以及明清两代和当年的香会情况都有详尽的考察。此次调查开创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田野调查先河,使发源于西方的现代民俗学真正在我国落地生根,众多专家、学者著文称顾颉刚为中国学术界开创了新天地,是中国民俗研究的第一人。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大学曾联合组团来此调研,十多个国家、数十位学者将妙峰山作为研究中国民俗学的首选之地,众多学子以妙峰山民俗研究为题,成就了学业。

碑文展示

  今天揭幕的中国民俗学调查纪念碑碑石为天然石灰岩石质,碑高3.2米、宽2.5米、厚0.5米,四周圆滑,呈不规则长方型。碑阳刻有“缘”“源”两个篆体大字,寓意“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妙峰山的不解之缘和妙峰山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田野调查的源头”之意。碑阴刻有400余小楷字体的立碑记事文,摘要记述了妙峰山民俗学调查以来80年以来,妙峰山及其庙会在中国民俗学研究领域所担纲的重要作用及其重要影响和地位。

  据了解,为配合此次“中国民俗学调查纪念碑”的落成,5月7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大学、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门头沟区文联、妙峰山风景区共同主办的“纪念妙峰山民俗调查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门头沟举行,十余位专家学者先后发言,表达对顾颉刚教授的憧憬缅怀之情,交流在妙峰山香会民俗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

 

【相关背景】

  妙峰山庙会是永定河流域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永定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头沟区2004年初组织专家学者对区内永定河流域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研究、归纳和整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该区将以打造永定河文化品牌为目标,组织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成立仪式暨永定河文化精神研讨会,编辑出版反映永定河流域四季风光和建设成就的大型外宣画册《走近绿色门头沟》,组织记者、画家、专家等开展“探访永定河大峡谷”系列考察采风活动,以“从爨底下村的开发实践看流域古文化村的挖掘和包装”为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等。
 

  文章来源:千龙网 2005-05-08 18:22:3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无
下一条: ·京郊门头沟区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掘工作“树碑立传”
   相关链接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