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朱立]百年前地理教科书曝光 内容丰富涉及各个方面
  作者:朱立   摄影/图:朱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5 | 点击数:5047
 

宣统元年(1908)《中国地理学教科书》(内页)


  近日读报,有关大西安及西咸新区的报道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之所以引起我的兴趣,是因为我手头就有一本一百年前出版的《中国地理学教科书》,上面记载了百年前陕西城市的基本状况。这是我国最早的几种地理教科书之一。

  我爱购书,家中藏书不少。三十多年前,我偶然在古旧书店购得这本《中国地理学教科书》,此后将其视若珍宝,珍藏至今。

  这本《中国地理学教科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版,宣统元年(1908)七版,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发行,精装本,印刷精美,附有图片。虽然经历一百余年时光,但书本除纸张略微泛黄之外,品相基本完好。此书著者为晚清民国史学家屠寄。我翻阅了许多关于屠寄的资料,但未查到有关屠寄著《中国地理学教科书》的记载。在本书“自叙”中有“寄往年承乏大学堂教员讲授历史舆地中道”一段话,这与屠寄曾任京师大学堂正教习,奉天大学堂总教习的经历相符。“自叙”中“尝南浮瘴海北汎难河,西入巴山东望长白,登恒岳,濯彭蠡,历内蒙古东西四盟及察哈尔之地”,也与此公的经历相符。

  在清代以前的中国教育史中,从来没有包括地理学在内的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清代末期,西方列强用洋枪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也使得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变化。地理、几何、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地质学、化学等等逐渐走进了学子们的教育内容。按此书著者“自叙”,在此书发印之前“官书尚未编定”,地理教科书大部分由外文世界地理教科书中抽译中国一部分编成。但外国人所讲的中国地理有片面和偏激之处,因此屠寄开始创办地理讲习会,遂编印成此书。

  这本书与现代的地理学教科书相比,虽然地理专业内容缺欠,例如各座城市的规模、人口等等都没有介绍,但内容还比较丰富,涉及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部署、税收状况等等各个方面。书中记载,清朝末期的中国,全国分为二十五省区,陕西在内地十八省之中。当时陕西省的面积为524492平方里,按公制计算为262246平方公里(据2010年统计数据,现今陕西省国土面积为205800平方公里,略有差异)。总人口为8473045人,平均每平方里人口1615人。总人口在所谓内地十八省排名第十六,仅高于云南、贵州二省;平均每平方里人口排名十四,仅高于甘肃、广西、云南、贵州四省。那时的西安府管辖的范围远比现在大,除蒲城当时归同州府管辖外,不但泾阳、三原、兴平、富平是西安府辖下的县,咸阳、渭南、铜川(当时名为同官)也是西安府辖下的县。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2011年08月14日

上一条: ·[葛剑雄]纸的起源与传播
下一条: ·[张经纬]就算在潘多拉星球,也要遵守过渡礼仪
   相关链接
·[屈啸宇 彭连生]公产环与清代浙东村落的地缘共同体·[孟晓峰 高西成]清代李氏当王谶语与复明思想的复合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刘先福]芬兰历史地理学派的生成与演进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孟子凡]民俗学视域下的空间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龙圣]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任雅萱]构建的系谱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
·[肖海明]试论清代《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叙事结构和象征意义·[肖坤冰]从“高地”到“低地”——从“佐米亚”概念看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
·[漆凌云]他山之石与本土之根:故事类型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周晴 宫清华]清代以来粤北排瑶林农景观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