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这就又带来一个理论问题,即民族的族源和形成研究中的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的争论。在国内,长期以来研究民族的族源和形成,多限于原始民族,即由一个氏族、部落发展而成一个民族。这对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来说是正确的。但是,由此而形成一种定式,认为所有民族的族源就像江河的源头一样,只有一个,其余都是“流”;不符合这种定式,就被斥为二元论、多元论,一概否定。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只把古代回鹘看作裕固族的“源”;不管古代蒙古人在裕固族发展史上发挥了多大作用,也不管当今裕固族现实生活中蒙古成分有多大,只能看作“流”。这就有失偏颇了。首先,把原始民族的源流和形成规律套用于古代民族,把一部分民族的源流和形成规律套用于所有民族,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裕固族的历史实际的。其次,族源和形成研究中的二元论、多元论不一定是错误的,很可能符合更多民族的历史实际。这里不能简单套用哲学界的一元论、二元论的争论实质,更不存在否定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区别。当然也不能以此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只有二元论和多元论是正确的,一元论是错误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只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实际。再次,今日的裕固族仍有东、西部之别,尤其在语言上的差异,语言学界的调查和研究比较深入,中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分别编写了《东部裕固语简志》和《西部裕固语简志》,认定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较多地保留了古代蒙古语的特征;西部裕固族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较多地保留了古代回鹘语的特征。除语言之外,丧葬、服饰方面仍有不少差异。这些铁的事实说明古代回鹘和古代蒙古人的一支相互融合时,不是一部分完全或基本上接受另一部分人的文化特征,不存在“主”与“次”、“源”与“流”的问题,而是各自保留了母体民族的部分文化特征,也丧失了母体民族的部分文化特征,在共同吸收对方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各自的母体民族有区别的新的文化特征。学术界都很清楚,历史上有不少的汉族融入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他们都完全或基本上接受了主体民族的文化特征,完全或基本上丧失了母体民族的文化特征,顶多是在个别生活细节方面仍保留母体民族的某些痕迹。这当然有“主”与“次”、“源”与“流”之分。各少数民族之间,13世纪以来,不少蒙古人相继融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藏族之中,他们也是完全或基本上失去蒙古族的文化特征,分别接受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的文化特征。这里也有“主”与“次”、“源”与“流”之分。在裕固族中,古代回鹘和古代蒙古人的一部分相互融合,却呈现不同特征。如果不加分析,一概套用“主”与“次”、“源”与“流”,既不符合裕固族的历史实际,也不符合当今裕固族的现状。
五
还应当从裕固族形成的年代方面来研究问题。截至目前,对裕固族形成的年代,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两种:
一是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中国少数民族》说:“从十一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是裕固族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⑦这个年代,大体就是甘州回鹘汗国灭亡、部分部众西迁柴达木盆地西缘,历经“黄头回纥”、沙州回鹘,至明中叶撒里畏兀儿东迁嘉峪关内的五个多世纪。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一的《裕固族简史》说:“从十三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到十六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是裕固族形成的最重要时期。”⑧《裕固族简史》主笔之一的范玉梅,在《裕固族》一书中说得更明确:“从十三世纪六、七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初的这段时间,是裕固族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⑨这就是蒙古西征、部分蒙古人入居原“黄头回纥”牧地,至撒里畏兀儿东迁嘉峪关内的历史时期。
上述两种说法,虽然表述有区别,年代的上限有出入,而下限是一致的,两种说法的实质是部分回鹘与部分蒙古人的共同融合,是裕固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笔者完全赞同上述两种说法,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撒里畏兀儿东迁入关是裕固族形成的标志”⑩,“东迁是新的民族共同体裕固族形成的标志”。(11)
裕固族的形成年代的研究成果说明了什么呢?她说明:回鹘自唐初陆续迁居河西走廊开始,至唐末五代之际,形成以甘州回鹘为首的河西回鹘,建立了汗国政权,同当时并存的天山南北回鹘集团、楚河流域回鹘集团一起,揭开了回鹘史的分裂割据时期。甘州回鹘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逐步从回鹘中分离出来,因而成为裕固族的先世时期。但是,不论甘州回鹘、“黄头回纥”、沙州回鹘,都是回鹘的一部分,而不是新的民族共同体。所有历史文献都是这样记载的,当今回鹘史、维吾尔史的论著也是这样对待的。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冯家升、程溯洛、穆广文三人会编《维吾尔族史料简编》,列有《河西回鹘》一节,还列举了“黄头回纥”及金天会五年(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出现的沙州回鹘活剌散可汗的史料。(12)《新疆简史》则说:在罗布泊一带,“还有黄头回纥,他们想必也是回鹘的一支”。(13)蒙古西征后的撒里畏吾、撒里畏兀儿,很少被列入回鹘史之中,有的甚至称他们是蒙古,显然有很大区别。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